思科2017第一財季財報到底隱含多少秘密?
近日,思科公布了201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凈營收為12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不到1%,不包含SP Video CPE業務對去年同期業績的影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40451.htm從營收方面來看,似乎5000人的裁員風暴并沒有實際影響到思科。經調整后每股盈利61美分,超出市場預期的59美分。在以技術的同行里,這樣的數字已經非常令人滿意了。
縮編轉型
124億美元中,產品的銷售額為93.02億美元,而服務的銷售額為30.50億美元。與上兩個季度持平。

從比例來看,思科的客戶版圖基本已經完成布局。但是這樣的穩定背后仍有疑問,首先思科在2016年8月裁員了5000人,剛才已經提到了。在2017財年第一財季末,思科員工數為82385人,比前一財季減少了1326人。這樣看來,思科可能會用繼續裁員來維持企業穩定營收。
最好的解釋就是思科目前在向終端安全方向轉型,在分割了SP Video CPE業務后,進一步縮減其他業務員工。
近兩年來,思科收購的企業有:
Jasper Technologies : 提供基于云的物聯網(IoT)服務平臺,幫助企業和電信運營商在全球范圍內推出、管理和貨幣化IoT服務。
Acano :提供現場和基于云的視頻基礎設施和協作軟件。
Synata :將使我們能夠為協作云應用提供搜索功能。
Leaba:一家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其在半導體方面的技術經驗將能夠幫助思科加快下一代產品組合的研發,并且以更快的速度將新功能推向市場。
CliQr :提供以應用定義的云業務編排平臺,將可以幫助思科客戶簡化并加速其私有、公有和混合云部署。
CloudLock的:提供從云到網絡再到終端的保護,提供更多基于云的持續性服務。
這也說明思科轉型的目標很明確,該企業本身在安全與通信領域屬于世界頂尖,再加上收購的這些企業,可以加強終端與云的協作,很可能會在以后把通訊服務變成整套解決方案的服務,從而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銷售額。
因此個人認為思科的縮編是非常明智的,IoT落地會存在取代某些服務的可能性。這就好比智能手機的誕生以及普及后,PC市場逐漸縮小。
下滑剛剛開始?
該財報顯示,思科第一財季毛利潤為2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左右。達到分析師預測的63%到64%。實際上這里稍微多說兩句,思科近幾年在非GAAP下的毛利潤率均為63%到64%。作為一家底層技術企業,這樣的利潤肯定是不能和互聯網企業相提并論。
但正是因為它是技術驅動的,所以投入了將近16億美元的研發資金,這對于每年才花幾千萬人民幣研發,還天天說要造無人車,造消費者電子設備的某些中國“大山”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