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7要停產 但這塊最好的手機屏不會被埋沒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那一層自主發光屏同時也恰恰是 OLED 屏的軟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11288.htm第一,自發光材料壽命短,兩年之內就會出現壞點、偏色。也就是說, OLED屏特別容易壞——手機可以追隨新品發布的腳步一年換一次,但是電視機沒法這么搞。
“保守估計,如果 OLED 屏不出現壞點,它的使用時間不超過 2 年,壽命遠遠不如 LCD,所以 OLED 電視一直很難做。” 林晨向深藍 Deeper Blue 介紹到,“但智能手機給了它很好的機會,大家換手機的頻率比換電視快多了。” 林晨曾是韓國三星 OLED 研發工程師,回國后他一直兼任國內最大的 OLED 材料生產商技術顧問。
第二,自主發光層要做得很大,在工業層面上來說比較難、成本高。55 英寸已經是 OLED 屏的極限了,而 LCD 屏能夠輕松達到 80 英寸。
“雖然 OLED 很長時間都是為電視準備的,因為電視更能突出 OLED 屏的優點。但在目前,用在手機上可以說是最合適,今后也會成為主流。” 林晨對深藍 Deeper Blue 補充說。

OLED 擁有更好的顯示、使用性能,但成本和壽命都不如 LCD。
索尼、三星退出 OLED 電視機量產計劃,也許并不是空穴來風。大屏領域要看創維、LG這兩家如何破局了。
內容起風:而 HDR 將要進行一場野蠻生長
但無論如何,OLED 屏在電視機上沒有爆發,卻即將在智能手機上迎來它的時代。
IHS Techonology 的數據也證實了,正是智能手機、智能手表這類小屏的拉動,帶來了 OLED 屏的市場突破。
下圖依據 IHS 的數據,表明了 2014 - 2016 年,全球 OLED 屏出貨量統計及預測——可以看到智能手機(藍色部分)加上智能手表,占據了幾乎所有 OLED 屏的需求量,并且這個趨勢會一直發展下去。

小尺寸 OLED 屏占到了 90% 以上的出貨量。
由于三星已經用上了 OLED 屏,而蘋果即將也全線使用 OLED 屏,使用 OLED 屏的智能手機是大勢所趨。
和 IHS Technology 齊名的一家咨詢公司 UBI Research,在 2016 年 8 月 16 日公布預測報告:2016 年用 OLED 屏的智能手機在全世界的出貨量將會達到 3.2 億部左右,而預計 2017 年會達到 5 億部,2018 年到達 9 億部,2019 年會則是 11.7 億部。這三年預計總共會產生 25 億部 OLED 屏智能手機。
也就是說,三年內,至少會有 25 億塊 OLED 小屏出現在這個地球上——每 2.5 個人中,至少有一個人擁有一塊 OLED 屏。
就像從 CD 時代過渡到 MP3 時代一樣,硬件與內容之間必然有 “雞生蛋、蛋生雞” 的促進關系。OLED 屏的數量起來了,可以預料到,適配這種更先進的屏幕的視頻格式也即將會起來。
換句話說,一個可能的結論是,OLED 的普及會對視屏內容格式提出了新標準,這也許會在未來幾年對視頻產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