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堅守核“芯”市場 聯發科面臨哪些挑戰?

        堅守核“芯”市場 聯發科面臨哪些挑戰?

        作者: 時間:2016-09-29 來源:新電子 收藏
        編者按: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至今已經相當成熟,相關核心零組件供應商也多因為競爭,從過去的百花齊放,到現在只剩少數廠商存活,然而即便競爭廠商減少,競爭的態勢卻沒有改變,反而更加激烈。因此,聯發科引進中國資本以守穩其核心市場,有其商業上的必要。

          2000年自聯華電子獨立出來之后,于光碟機控制晶片市場靠著低價搶占市場,逼退眾多對手,伴隨著光碟機市場的衰退,也將腳步跨到手機與電視晶片市場,并且都打下了不錯的市場成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310634.htm

          其中手機晶片產品,以中國崛起的山寨手機潮流為助力,以簡單易導入的統包方案(Turn-Key)為武器打開市場,2G、3G時代成為中國智慧手機晶片市場出貨龍頭。不過,中國市場進入4G時代后,由于一、二線大廠開始重視國際市場,對智財的要求也逐漸跟上國際腳步,采用方案能節省部分專利成本支出的優勢逐漸消滅,聯發科面對的挑戰也越來越嚴苛。

          手機市場轉變快速 聯發科應變漸失措

          眾所周知,聯發科在手機晶片市場方面嚴重倚賴中國,接近8成出貨都集中在中國客戶身上。聯發科過去雖有嘗試耕耘其他國際客戶,但是在整體市場景氣急轉直下,以及其他國際客戶在市場上先后遭遇困難,出貨量銳減,都使聯發科分散客戶群的努力功敗垂成。

          然而聯發科遭遇困境,主要原因還是產品線過度集中于中低階品項,需要以量取勝,高階產品則是因為聯發科過去的山寨形象以及規格開得過于保守,說服不了客戶采用,以至于拉高產品平均單價創造更好獲利的想法也一直落空。

          對于以山寨起家的聯發科而言,品牌是最大的問題。國際品牌客戶多半還是偏好采用如高通之類的知名大廠,畢竟消費者的認同還是很大的關鍵。消費者已經把低價、低效能、低品質和聯發科掛勾,要扭轉這個印象非常不容易。

          2015年開始,聯發科4G方案切入市場的時間點不錯。由于高通方案相對昂貴,且展訊尚無4G方案,使得聯發科在4G市場快速成長,而因為高通高階方案設計失誤,中高階方案亦逐漸有客戶愿意采用,終端產品的平均單價也依靠品牌廠商的品牌知名度屢創新高,但聯發科本身所代表的廉價形象一時半刻還無法扭轉,但總還是個起頭。

          然而其部分客戶,如小米、華為,都開始針對各階產品設計自有晶片方案,華為集中于中高階,小米則是與聯芯合作,發展自有低階方案。雖然拜其他競爭方案廠商紛紛退出市場,以及4G手機市場卡位較早,且仍持續快速成長所賜,聯發科仍能保有一定的成長動能,但是在產品布局方面,卻逐漸走向被動。

          2016年,聯發科在高階市場的布局并不出色,由于量產時程一再推遲,且產品在制程和規格的設計方面亦未能趕上競爭對手,不僅失去原本應該到手的客戶,也使得最終的使用者體驗未能達到預期。雖仍有部分客戶采用其晶片在高階手機產品上,但出貨量有限。中階方案亦與高階方案有類似狀況,除了基頻規格較弱,性能價格比優勢也逐漸轉弱。

          前有高通后有展訊 則是背后芒刺

          面對未來的行動通訊市場,重新振作之后的高通無疑是聯發科最具威脅性的對手。高通在2016年的產品布局已經擺脫2015年的窘況,重新站上軌道,且在中國市場透過專利緊迫盯人,配合頂級方案與更多強調性價比的中階產品布局,以及可確保有意進軍國際市場的客戶合理的專利保護傘等優秀條件,面對中國市場逐漸飽和,而亟思向外發展的中國手機大廠,堅持采用聯發科方案的誘因正逐漸減弱。

          除了高通外,展訊是另一大威脅。雖不像高通有龐大的專利傘,也無法提供高性能產品,但展訊很扎實地在低階市場從聯發科手上搶下一塊大餅,加上其在不論是透過自行供應,或藉由與三星的合作確保在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地位,展訊可說是聯發科的另一大威脅,甚至可說是擺脫不了的惡夢。

          目前展訊方案的成熟度雖還無法與聯發科的同等級產品相提并論,但展訊藉由同等性能更低報價的簡單策略,讓聯發科疲于應對,由于隨時都害怕客戶會被搶走,在產品報價方面只能亦步亦趨,不敢拉開距離。

          而展訊目前在通訊平板電腦市場的布局,也嚴重威脅到聯發科。過去幾年通訊平板市場幾乎被聯發科獨占,但2016年以來,高通、展訊的進逼已經讓聯發科在相關市場的經營開始有漏洞,舉例來說,不少代工廠因為市場或者是成本考量,已經轉向高通或者是展訊的方案,而聯發科堅持以價制量,區分客戶等級的策略,也等同自行逼退不少客戶。

          最后是,雖然目前僅供華為終端使用,但海思結合華為在通訊專利的堅強布局,幾乎可與高通平起平坐,且海思著重中高階方案的設計不僅快速累積技術資本,也同步打造其產品的正面形象,這與從山寨一路走來,且不愿在專利投入資金,缺乏專利資源的聯發科,顯然成為強烈的對比。

          雖然海思未來供應晶片給其他第三方手機廠商的可能性不大,但華為作為聯發科的最大客戶之一,若將來全面轉用海思方案,那對聯發科也將是極大的損失。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聯發科 海思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伊宁市| 尤溪县| 耒阳市| 赤峰市| 九寨沟县| 茶陵县| 蒲城县| 南和县| 宣恩县| 盐池县| 台南市| 澎湖县| 中卫市| 兴和县| 张家口市| 新巴尔虎左旗| 平南县| 高青县| 桦南县| 教育| 神木县| 巩留县| 简阳市| 洪泽县| 财经| 会昌县| 彩票| 永泰县| 桓仁| 肥西县| 清水县| 临猗县| 开远市| 长子县| 广昌县| 靖安县| 柳江县| 聂拉木县| 保德县|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