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偉大公司將誕生在AI產業
“這是一個非常迅猛的科技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是人工智能、機器人、納米技術、基因編程、量子物理等新科技”, 日前在新浪科技主辦的“新浪C+峰會”上科幻作家陳楸帆這樣感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310518.htm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周逵給出了明確的觀點。下一波偉大公司將誕生在AI產業。雖然很多人已經感受到了人工智能,但實際上它的發展還是在一個初級階段,“或許10年、15年以后,我們可以感受到更多的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過25年或者是30年以后,就會發現機器在很多地方比人類更聰明”。
科大訊飛在峰會上展示了語音實時轉寫的技術。科大訊飛創始人、輪值總裁、研究院院長胡郁表示,在過去的幾年當中,大家已經接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作為基礎設施,就像水和電一樣進入到我們的生活。在將來的10年,人工智能也會進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讓每個人都離不開。
除了在行業應用之外,也有公司致力于將人工智能技術普及到普通人。在出門問問CEO李志飛看來,今天所有AI的技術,無論是語音識別還是計算識別,熟悉其原理的話會看到它的機械性。機器可能有簡單視覺、語音等方面的模擬,但理解、思考、創造和協作非常難做到,因此人是永遠不可能被機器代替的。李志飛稱,目前來看,人工智能普及,最好的落地方式是硬件產品,為此,出門問問已經發布了多款智能硬件產品,涉及可穿戴和車載等領域。
與此同時,更多的人將AI技術看成了技術和業務的驅動力。餓了么創始人、CEO張旭豪表示,O2O平臺的流量紅利階段已經過去了,單靠流量去賺錢很難支撐整個商業模式的長期發展。在過去的很長時間,外賣行業都是靠地推,或者說執行力來驅動外賣行業的發展,而未來,引領外賣行業下半場不是靠執行力,而是人工智能AI、大數據等技術創新。
大數據是實現人工智能的根基和血液。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過去30年整個互聯網產業主要解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聯系,而現在正快速進入物聯網時代。世界上所有用到電的裝置、設備都將連接起來。加上5G、人工智能等技術,每一個人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社會形態都會在很大程度上被改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