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狂想曲:用人工智能解放人類
隨著移動互聯網紅利的消退,人工智能愈發成為硅谷乃至全球科技界新的角逐對象。與此同時,關于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下半場”的討論也日益熱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310041.htm做為一家已有超過十年歷史的互聯網知名品牌,如果說搜狗的第一次蛻變是靠組織架構變革(2010年從搜狐分拆獨立),第二次蛻變是靠資本助力(2013年收購騰訊旗下搜索業務,并引入騰訊戰略投資),那么,在互聯網的下半場,搜狗正在迎來第三次蛻變的機會。這張王牌,就是AI(人工智能)。
知音背后,AI戰略再升級
大數據、云計算、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突飛猛進將人類領入一個智能爆炸的時代。以往科幻電影中的情景正在生活中被一一實現。這波全球智能化的浪潮,不僅深入影響整個社會和每一個人的生活,也將影響企業和產業的變革和戰略調整。
上個月,搜狗正式對外發布了“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的智能語音交互引擎“知音”。知音讓人機交互更加自然,語音識別錯誤率相對下降30%以上,語音識別速度提升3倍,而且能夠在語音交互的過程中支持用戶修正錯誤的識別結果。在人機的多輪對話中,知音能夠流暢處理更復雜的用戶交互邏輯,感知用戶語音請求背后的真正需求。

僅僅在一年前,人工智能在科技媒體的報道中還只是一個不起眼的配角。但到了今年,人工智能不僅頻頻登上各大科技版頭條,也在戰略層面上升為不少公司的未來。
事實上,搜狗目前很多重要產品已經在重度依賴人工智能:搜索、輸入法、導航……搜狗的智能語音技術已成功應用到搜狗的全線產品中。
搜狗這家公司天生具有人工智能的基因。一方面,從搜索引擎誕生起,就在使用并且獲益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搜索引擎中產生的海量技術,及其不斷增進的計算能力,又反過來不斷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演進。在互聯網的下半場,搜狗向“人工智能公司”升級的步伐會更大、速度會更快。
提前布局,技術創造先機
搜狗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一直大手筆。2015年搜狗年收入近40億元,其中22%被用于研發。況且,早在兩年前,搜狗就宣布實施“智慧戰略”,深入包括深度學習在內的前沿技術研究,布局人工智能。
據搜狗CTO楊洪濤介紹,搜狗從12年開始研發智能語音技術,并在13年開始進行深度學習,2016年4月,搜狗宣布捐贈清華大學1.8億元人民幣,聯合成立“清華大學天工智能計算研究院”,致力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究,相關成果也會應用于搜狗的下一代產品中。
搜狗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實力和儲備如今已不輸給國內任何一家科技公司。搜狗輸入法語音識別準確率已超過97%,輸入頻次達到每天1.4億次,是中國語音輸入功能使用量最大的移動手機產品。搜狗現在一天可以產生12萬個小時的語音,一年產生出來的數據就將近5千萬小時的數據。
用搜狗自己的話說,“這塊技術無論從人才儲備還是數據積累,搜狗都足以笑傲行業。”
技術紅利和數據紅利
搜狗CEO王小川曾說:“技術是幫助一家創新型企業升級商業模式的最重要的手段,不論對眼前發展,還是在提高未來的競爭力上,技術上的投入都最值得期待。”
在下半場,互聯網依然會對行業和人們的生活產生廣泛而劇烈的影響,但一定是精細化、技術化和高質量服務、深度運營的過程。互聯網在過去的20年極大改善和優化了人類的生活,下半場將會用人工智能極大解放人類。
而王小川的目標,是將搜狗打造成人類聰明的好助手,成為中國最領先的技術企業之一。未來,人工智能在搜索引擎中的應用以及學術上的研究,都將集中在自然交互+知識計算上,這也是搜狗未來三到五年的重點方向。
自然交互方向,研究重點在于如何讓用戶以更自然的方式與產品互動,不僅是語言識別與人機對話能力,還包括表情、樣貌和情緒等視覺方面的識別;知識計算方面,則在于能夠更好地獲取知識,以及更好地對知識進行計算或者推理。
在中國的互聯網獨角獸中,搜狗無疑是最富有極客范兒、也是在技術和產品融合上做得最好的公司之一。在互聯網的“下半場”,獲得人口紅利、模式紅利和政策紅利的機會將越來越少,只有那些擁有深厚技術積累的企業,才能夠憑借“技術紅利”和“數據紅利”成為下半場的佼佼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