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維:“機器人戰略”敲開智能制造大門
與此同時,創維也在這個過程中嘗到了“工藝提升”的甜頭。王德輝介紹,目前創維正采用“雙輪驅動”,即“智能制造戰略+技術創新”,這兩個戰略同時提出,交互進行,相輔相成,在實施智能制造戰略的過程中,創維將工藝提升與之深度結合。“在實施智能制造的同時,我們的工藝要跟上去,對現有的工藝要進行改造、改善和提升,才能使我們的智能制造自動化水平更高”,王德輝解釋道,“我們企業的戰略是打造高端制造,如果沒有相關的工藝提升,是無法完成高端的產品的,所以每年工藝提升方面產生的效益都在7000萬元以上。”在這個過程中,創維產生了很大的社會效益,在節能減排方面,創維已經通過技術改造使得整體能耗降低了30%,并榮獲“深圳市節能減排先進企業”稱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6131.htm體制機制保障創新
在記者走訪的過程中,“創新”一詞成為很多創維基層員工的口中常念的高頻詞,而有如此深厚的企業文化氛圍正是得益于創維集團高層對企業制度建設的考量。
創維對于智能制造和技術創新,不僅僅局限在專門的管理人員身上,而是鼓勵基層,發動群眾的力量,充分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說到這,王德輝興致勃勃地說:“為了創新,我們承諾,誰都可以提建議。如果建議被采納,并且得到實施,我們就對該項目進行獎勵,調動我們的一線員工,他們會群策群力,進行改善”,說到這,他形象地舉了個例子,“原來我們進行波峰焊的時候,我們把線路板放在一個夾具,利用該夾具進行焊接,進入波峰焊,波峰焊焊完以后,這個夾具要拿出來這個線路板,原來要有一個人專門把它回收到前面,這是我們有個操作人員提出來,我們能不能搞個皮帶線,可以自動操作整個回收的過程,這里就減少了一個工位的支出,皮帶線需要多少錢呢?8000元而已,這就是由一名工人提出的,由自動化設備部實施的,但是我們一個工人的費用每年至少要6萬元,因此節省下來的支出相當可觀,這便是我們這種激勵制度下帶來的效果。”

已經替換人工的波峰焊
“千億夢想”
采訪到尾聲,我終于明白了創維人這種“務實創新”的源動力來自何處,其實,就是創維集團每位員工的“創維夢”——他們希望,到2020年,企業的銷售收入達到千億元目標。而通過智能制造戰略,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這個夢想將加速到來,而這也凝聚著如王德輝這樣的企業高層以及更多的基層員工不斷努力創新的智慧與勞動,而未來,創維也正規劃這智能制造帶來的企業藍圖——機器人密度突破1000臺、系統效率提升80%、制造成本下降30%、客戶滿意度提高200%……就像其企業理念所說的,“創中國籍的世界名牌”,有了更多像創維集團這樣的“燈塔”標桿,“中國制造2025”的宏偉愿景必將快馬加鞭,中國制造業的未來必將欣欣向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