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無人機技術揭秘:牛皮真不是吹出來的
類似于視覺追蹤的功能其實在大疆之前的產品之中就具備,但是當時僅僅是設定GPS點之后,環繞該點進行飛行。大疆在精靈4上真正實現了基于畫面識別技術的跟蹤,而且全程有自動避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831.htm王帆:“從室內,到室外,無縫對接,我們的產品不會產生任何偏移,這才是基本的、關鍵的、核心的,而不是其他花哨的功能。”
精靈4有兩套雙目立體視覺系統,一套向前看,一套向下看。這樣的設計有兩個好處:1. 向下看的一套雙目立體視覺系統可以探測下方地面上物體的三維位置,從而知道地面的距離;2. 向前看的一套雙目立體視覺系統可以用來探測前方場景中物體的深度,產生深度圖進行障礙感知。

深度圖
精靈4上一共有GPS、慣性測量元件、氣壓計、地磁指南針、超聲波模塊、雙目視覺系統六種傳感器。其中雙目視覺系統有兩套,共4個相機;慣性測量元件有兩個,實現雙冗余備份;地磁指南針也有兩個,同樣雙冗余。當工作中的慣性測量元件或者地磁指南針受到嚴重干擾的時候,系統會自動進行備份切換,切換到另一個傳感器上。
有了這些傳感器以后,組合導航系統升級成為了智能導航系統。智能導航技術極大拓展了飛行器可以活動的空間,當有GPS的時候,系統可以通過GPS為主進行十五個狀態量的測量,視覺里程計依然可以繼續運作,提供額外的速度和位置的測量值進一步提高精度;GPS信號不好的時候,視覺里程計可以接替GPS為整個系統提供穩定的觀測。
王帆:“我們圖像數據傳輸技術幫助廣大的航拍愛好者實現他們的創意和想法。”
Lightbridge是大疆自在研發的專用通信鏈路技術,可實現幾乎“零延時”的720p高清傳輸和顯示,距離通常可達2公里以上,在開闊無干擾的情況下甚至可達5公里以上。
Lightbridge技術使用單向圖像數據傳輸,類似位于高處的電視廣播塔的數據傳輸形式。此項技術毫無疑問是現階段無人機圖傳中最先進的,不僅可以最小化圖傳延時,還可以最大化傳輸距離。從技術實現上來講,正是因為Lightbridge使用的是單向廣播數據的方式,即使飛得遠,圖傳延時仍能穩定保持在100-200毫秒左右。
新一代精靈4航拍無人機,它所搭載的相機能拍攝4K/30fps和1080p/120fps視頻,實現了慢動作拍攝。鏡頭8片鏡片的設計,94°視角、f/2.8光圈,最近對焦距離降低至1米,與Phantom 3相機鏡頭相比,畸變降低了36%,色差降低了56%。
在照片質量方面,Phantom精靈4的相機還能以Adobe DNG RAW格式拍攝1200萬像素照片,視頻與照片兩不誤。之前界定專業級與消費級航拍無人機的主要標準,也就是成像質量,如今在大疆4上已經跨越。正如官方宣傳片所說,大疆提供了一整套完美的航拍解決方案
最后,用王帆的另一句話作結尾,很合適。
王帆:“我們不是一個PPT上的企業。在實現以前,我們不會到處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