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空場景應用,加速低空萬億藍海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均明確提出發展低空經濟,2024年各地發展低空經濟熱情高漲,空域改革、場景培育、產業發展和頂層設計不斷深入,低空經濟成為各界議論熱詞,跨界交流共識初步顯現。展望“十五五”,“低空要素化、要素場景化、場景經濟化”逐漸形成閉環,低空產業中高速發展,低空政策法規、技術標準、監管體系等逐步清晰,安全與發展統籌推進,新動能特征顯現。為此,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結合現有研究積累編制《“十五五”低空經濟發展趨勢及落地策略》,以期為各地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謀劃落地策略提供參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12/465226.htm01度勢
重點領域:由制造主驅動,轉向“兩業融合”多領域并進的發展格局
2024年中國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加速構建,低空智聯網、低空氣象基礎設施設備、低空安防設施設備等新內涵不斷擴展,新型航空器研制、適航及檢測檢驗服務能力建設穩步推進。“十五五”期間,無人機、eVTOL等低空飛行器產品加速迭代,低空智聯網、低空安防設備持續創新,支撐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的物質載體更加豐富,低空飛行器制造業與低空運營服務業加速融合,低空基礎設施與保障服務體系穩步建立。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2024.11
● 低空裝備譜系日趨豐富,動力系統多元化發展,“十五五”時期低空裝備進一步向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輕小型/大中型無人機、eVTOL、中短距起降和飛艇等各類研制機型不斷涌現,純電驅動成為短途運輸機型的主流技術方向,活塞等燃油發動機仍是當下應急、遠距物流運輸機型的主流動力選擇,混合動力系統也成為電動化轉型未來重要路線選擇之一。“十五五”時期,低空裝備產品力成為拉開競爭差距的關鍵,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低空裝備產品在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方向持續迭代。
● 低空新場景探索構建,應用提速信號尚未顯現,“十五五”時期低空運營服務仍需各方緊密協作加速融入生產生活。各地以場景為抓手,整合要素探索低空經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1-8月應用場景采購活動中41.8%來自于行業應用,27.9%來自于城市應用,低空游覽場景受到各地普遍重視,公共服務領域采購需求尚未明顯提速,航空研學和融資租賃等衍生業態日趨活躍。無人機及載荷研制單位從實踐中衍生出多樣專業化平臺,人工智能等技術加速應用,“兩業融合”態勢初顯。“十五五”時期,隨著各方協作持續深入,技術裝備日益成熟,短途運輸、行業應用、公共服務和應急救援等場景將逐步融入生產生活。
● 低空新型基礎設施加速探索,技術標準亟待跟進,“十五五”時期由低空智聯網技術和標準檢測體系將穩步推進。隨著低空飛行活動日益增加,對低空新型基礎設施和監管服務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通信、導航、監視一體的新型監管和服務模式正在加速探索。各類無人駕駛航空器、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快速發展,產品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周期較傳統通用航空裝備明顯提速,對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提出了嚴峻挑戰。“十五五”時期,隨著低空智聯網技術體系的逐漸成熟,工業標準、適航要求等管理體系穩步建設,低空基礎設施與飛行保障體系將逐步完善。
區域:試點先行久久為功,因地制宜樹立區域特色
中國低空經濟近八成的產業資源聚集于東部和西部地區,其中東部地區聚集了全國53.2%的產業資源,且僅廣東一省聚集了全國20.6%的產業資源,以四川和陜西為代表的西部地區聚集了24.8%的產業資源。全國多數省(市、自治區)已出臺行動方案,百余市(縣、區)入局低空經濟。“十五五”時期,東部和西部地區將聚焦低空產業創新發展,中部和東北等地結合自身產業特色,打造低空場景應用示范體系,形成全國低空經濟穩步發展形勢。
注:本圖數據未包括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2024.09
● 廣東:產品創新全國前列,“十五五”時期有望率先形成低空經濟培育模式。作為低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民用無人機產業,廣東省發展基礎較好,產業資源聚集度高,擁有一批無人機、eVTOL等領域頭部企業,以及一批低空運營服務企業。預計“十五五”時期,圍繞無人機城市應用管理機制、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應用場景加快拓展、創新能力保持領先,形成低空制造和服務融合、應用和產業互促的發展格局。
● 江蘇:低空產業發展潛力突出,“十五五”時期推進低空產業穩步發展,因地制宜加強多場景示范。江蘇省依托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等領域的發展優勢,加快建設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機制,完善低空飛行器及裝備制造領域產業鏈,不斷拓展豐富低空應用場景。“十五五”時期,有望建成智能互聯、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低空智聯網,形成覆蓋上中下游的特色低空制造完整產業鏈,同時拓展低空物流、行業應用、低空文旅等應用場景,并開展eVTOL、直升機等城市空中交通場景應用,低空產業發展潛力逐步釋放。
● 四川:低空空域改革試點省份,“十五五”時期有望發揮產業基礎與空域改革雙重優勢加速實現西部示范。四川省圍繞空域改革、低空裝備測試、低空智聯網建設等領域開展較多探索,已形成一批創新成果,集聚一批創新資源。預計“十五五”時期,建成覆蓋廣泛的飛行起降基礎設施網絡,空域管理和服務水平更好適應飛行活動需求,孕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低空產品,產業配套協作水平國內領先。
企業:產品服務創新并進,專業分工決勝藍海市場
截至2024年9月,中國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超5萬家,其中上市企業11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1家、高新技術企業3991家。“十五五”時期,中國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梯隊將逐步完善,新參與者持續涌入,新增注冊量將持續增長。但也面臨市場成長空間不及預期和競爭環境惡化的風險,未來企業應聚焦藍海市場持續創新產品和服務。
● 無人機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十五五”時期應用創新能力將是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發展基礎較好,且多數無人機企業積聚于廣東、四川等地區,行業應用、應急救援等領域無人機研制企業梯隊初步形成。“十五五”時期,中國多數無人機企業重點關注相關產品在多場景應用下的任務執行能力,預計研制端市場集中度將顯著提速,逐步形成面向不同細分市場的專業化產品及分工,但需警惕低門檻應用市場價格內卷,市場環境惡化。
● eVTOL初步形成多極競爭格局,“十五五”時期有多款機型投入市場產品將在應用中充分競爭。中國eVTOL產業處于發展初期,多數企業處于研發試驗階段,企業普遍預測2026-2027年將逐步完成適航審定工作。“十五五”時期,產品適航取證將助力企業把握先發優勢,產品實戰能力將體現長期競爭潛力,客、貨運等不同市場將逐步形成多極競爭格局。
● 行業應用企業專業分工加速形成,“十五五”時期產品的差異化專業能力成為重點。現階段在各類行業應用中,農林植保和電力及工程等各類巡檢的應用市場占比較大,同時市場競爭也較為激烈,多數低空經濟運營企業聚焦上述應用領域,通過深耕細作來保持市場份額。“十五五”時期,企業將基于特定行業應用場景,以飛行作業作為融入客戶業務的切入點,整合碎片化場景需求,建立適配的商業模式,持續迭代差異化產品解決方案。
技術:低空飛行器研制引領,關鍵共性技術加速攻關
中國在民用無人機和eVTOL等整機裝備領域擁有一定技術積累,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領域技術積累也支撐了產品研制,但低空飛行器的產品迭代周期較傳統航空器明顯提速,對現有技術體系形成挑戰。“十五五”時期,中國低空飛行器及其相關裝備技術將以低空飛行器研制引領,包括動力系統關鍵技術、復雜環境感知技術、低空通感一體網絡通信技術、低空裝備檢測認證技術和低空裝備可靠性驗證技術等關鍵共性技術將加快攻關。
● 動力系統電動化趨勢明顯,“十五五”末期有望實現多元化裝機飛行。現階段以電力為主的低空飛行器動力系統多應用于輕小型無人機為主,短期內eVTOL續航時間受限明顯,隨著國家對綠色航空動力領域的政策支持,未來低空飛行器動力系統朝向純電、混動、氫能等多技術方向發展。“十五五”時期,隨著相關技術進步,關注相關技術成果轉化效率,純電力能源動力系統有望逐漸應用于大載重、長航時無人機,混合電力能源系統有望在eVTOL和支線貨運無人機領域應用,氫能源動力系統也有望探索規模化應用。
● 低空飛行器飛控系統相關技術發展迅速,“十五五”時期基于多傳感器和多源信息融合分析的自主感知飛控系統有望加速應用。現階段中國輕小型無人機飛控系統具有一定領先性,廣泛應用于大型無人機編隊表演、農林植保、電力巡查等領域。“十五五”時期,隨著傳感器及多源信息融合分析等相關技術的綜合應用,有望在飛行路徑中多類型障礙物的自主感知與躲避技術方面擴大應用空間,支撐低空飛行安全。
● 低空飛行器氣動設計驗證加速,“十五五”時期新構型低空飛行器設計能力將越發成熟助力新型飛行器規模化應用。傳統航空器氣動設計的穩定性經過了長期驗證,技術相對成熟,面向eVTOL以及電動航空等新型氣動布局在低空飛行器上的應用,國內多處于探索試驗階段。“十五五”時期,仍需務實開展等新構型低空飛行器的氣動布局技術驗證,為推動新構型低空飛行器的規模應用做好設計支撐。
02 謀遠
厘清“關系”,推動低空新業態健康有序發展
地方發展低空經濟應首先聚焦自身要素資源厘清若干關鍵要素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低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一是厘清低空空域開放和應用的關系;二是厘清有效市場和潛在市場的關系;三是厘清技術創新和技術應用的關系;四是厘清政策創新和機制創新的關系;五是厘清安全發展和安全監管的關系。
明確“問題”,認清自身能力有所為有所不為
中國低空經濟發展有著一定的裝備產品優勢,但總體處于發展初期,大規模應用仍然面臨四個方面核心問題。一是低空飛行器特別是大中型無人機、eVTOL等制造技術面向規模化應用仍面臨挑戰;二是中國低空運營服務市場尚未成熟,市場主體實力仍顯薄弱,商業模式仍不清晰,市場結構仍需優化;三是低空新型基礎設施及相關技術尚待突破,低空智聯網、低空空域管理與運行相關支撐技術,以及面向規模飛行的起降設施亟待完善;四是低空飛行保障相關標準與檢驗體系待完善,工業標準與適航要求層面亟待探索有效銜接機制。摸清地區低空產業基礎,以破解問題為導向,結合要素資源明確發展低空經濟的切入點戰略定位。
抓好“場景”,統籌各類要素探索經濟大閉環
把握低空要素化、要素場景化、場景經濟化進程,加快應用場景培育,以場景為抓手形成探索低空經濟大循環,展現實質工作成效的關鍵。一是發揮資源稟賦,統籌空域、市場、技術、政策、安全、金融、人才等要素,以低空飛行器制造與運營服務驅動,探索和推廣應用場景,豐富低空飛行與監管內涵。二是依托場景打磨真實需求,暢通企業商業模式,以低空+促進低空產業融入生產生活,形成規模效應,將低空經濟塑造成新增長引擎。
逐夢低空莫浮華,鑒往創新勿仲永,引沙塑塔穩疾行。“十五五”是低空經濟迎來的第一個五年,也是低空經濟起步的關鍵期!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愿沿著高質量發展的主線,鑒往創新因地制宜謀劃地方低空經濟發展戰略路徑,以長期研究與實施跟蹤持續輸入先進理念,糾偏破阻陪伴式服務地方藍圖的落地生花,引沙塑塔助力中國低空經濟穩步疾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