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谷歌無人車團隊動蕩背后:離商業化近了還是遠了?

        谷歌無人車團隊動蕩背后:離商業化近了還是遠了?

        作者: 時間:2016-08-12 來源:雷鋒網 收藏
        編者按:隨著谷歌駕駛團隊最初的核心人員接二連三離職,是否意味谷歌無人駕駛項目前景堪憂?還是說這群人的出走,實際上使這個項目離商業化又近了一步?

          上述人員都曾是無人駕駛項目的核心成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400.htm

          對于為什么無人駕駛項目接二連三的離職這一問題,汽車行業資深工程師朱玉龍表示,可能是原有團隊想更獨立去做項目,現任負責人可能想依靠與車企合作。雙方在方向上出現分歧。

          他進一步解釋:

          在早期,無人駕駛保持很強的獨立性,無論是測試車、原型車都在內部完成,充分發揮數據收集、測試和軟件公司特點:逐步展開,快速迭代。通過實踐和摸索,避開傳統車企認知,借鑒DARPA比賽經驗,進行優化。

          但存在問題是:他們與傳統汽車廠商存在巨大認知鴻溝。比如在道路安全管理、車輛自動駕駛QRD方面、整個系統安全、成熟和商用認知上均有所不同。

          前不久,John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提到,明確谷歌不會自己造車。他表示谷歌自己造車難度很大?,F在,他們有Roush和大陸集團的幫助,與菲亞特合作的100輛混合動力汽車,讓測試車數量增加了一倍還多。

          朱玉龍表示,與汽車廠商工程師們協商討論,好處是各方面場景考慮得更加深入。壞處是,對原有開發人員的影響,認知沖突開始加劇。比如,是否還會維持谷歌自己的開發節奏?還是按照車企的開發流程和論證方式?這表明,谷歌對未來的步調并沒有讓所有人員感到認同。



          商業化之路

          國內有無人駕駛團隊的工程師表示靜觀其變,也有觀點認為「穩定的事業缺了誰都玩得轉」,也有預言隨著核心人員相繼離開,谷歌自動駕駛團隊沒有能力延續現在的技術路線(全自動無人駕駛),實現真正的商業價值,最后的結局不容樂觀。

          從2009年開始測試到今年7月,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累積里程289萬公里,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數據。但是這個7年前被認為是GoogleX實驗室里最瘋狂的項目,在利用技術創新獲得商業成就的道路上,一定不會「得心應手」。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詞: 谷歌 無人車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平县| 阿拉善盟| 西藏| 郓城县| 奎屯市| 饶阳县| 南澳县| 张北县| 广昌县| 紫云| 泉州市| 会理县| 海丰县| 东乡| 临漳县| 广宗县| 汤原县| 句容市| 武平县| 东宁县| 元氏县| 玛曲县| 佛坪县| 梅州市| 通许县| 文安县| 从江县| 资溪县| 龙井市| 定襄县| 贵州省| 朝阳县| 凤山市| 星子县| 屏边| 呼和浩特市| 通辽市| 松阳县| 新邵县| 榆林市|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