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杳:面對政府決策論證專家能否直面良心
一條有關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新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3998.htm《晉江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5)》于11日在北京通過專家論證,一個千億規模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正在此興起。
與會專家表示,《發展規劃》立足晉江、對標國內、放眼全球,符合區域實際、切合國內格局、貼合產業方向,具有較強的指向性和操作性。
老杳不是專家,不過即使從表述文字也可以看出其中眾多蹊蹺,在集成電路領域一窮二白的晉江市,僅僅一個集成電路的產業規劃就意味著“千億規模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正在此興起”?又如何推演出“符合區域實際、切合國內格局、貼合產業方向,具有較強的指向性和操作性”?
其實在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并不缺乏專家論證的笑話,前些年經歷過專家論證和驗收的上海交大“漢芯打磨門”事件依然歷歷在目,當年活躍的專家很多至今依舊是在 為政府決策“添磚加瓦”,老杳只是想問一句,面對如此眾多不靠譜的政府及行業論證,專家們在拿著那點車馬費的同時真能直面自己的良心?
與眾多國際大廠討論過大陸發展存儲器的野心,產業需要,老杳不反對中國大力發展存儲器行業,不過與面板相比,存儲器行業技術門檻很高,不僅僅是資金可以解 決,晉江依托臺灣晶圓代工廠聯電的技術發展DRAM,看似解決了技術問題,不過作為晶圓代工廠,很少有全球知名存儲器大廠認為聯電擁有領先的技術,因為聯 電真正擁有的只是低密度的存儲器技術,存儲器業內人士更不認為聯電的技術會對目前的全球格局形成威脅,難道咱們大陸的專家真看不到?
上海交大漢芯打磨門即使通過了論證,損失的只是幾千萬資金,而晉江DRAM計劃一旦投入實施,幾百億資金將煙消霧散,大陸地大物博、資金雄厚,也不至于如此敗家!
現在政府講求“問責制”,不要讓專家論證成為決策問責的遮羞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