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面對步步緊逼的“印度制造” “中國制造”何去何從?

        面對步步緊逼的“印度制造” “中國制造”何去何從?

        作者: 時間:2016-07-05 來源:騰訊財經 收藏
        編者按: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大舉遷移到印度,改寫國際產業分工格局,中國面臨前有強敵,后有追兵的壓力,中國制造業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轉型迫在眉睫!

          英國《金融時報》旗下數據服務機構fDi Markets的研究顯示,15年上半年,印度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約310億美元,領先于中國的280億和美國的270億,為全球第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3592.htm

          是時候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了:印度經濟增速超越中國是可持續的嗎?這個答案將決定如果經濟轉型不順利,我們還能不能回得去!

          “印度制造”的野心:全面接管世界

          2014年,印度莫迪總理上臺后,大刀闊斧提出了十多項改革目標,立誓要把21世紀變成印度的世紀,要把印度變成一個強大國家。特別高調啟動“印度制造”計劃,提出將印度打造成新的“全球制造中心”。

          據英國《金融時報》4月22日報道,由于2015年在印度的大型投資項目增多,使得印度摘得“綠地項目資本投資”排行榜的桂冠。首次超過中國,奪得全球資本投資頭號目的地。

          除了從中國碗里“搶食”,印度還禁止從中國進口牛奶、乳制品,以及部分移動電話和其他一些商品,借口是這些產品“不達標”或不符合印度的安全準則。

         下一步何去何從?

          面對步步緊逼的印度,業可謂是內憂外患,難道真的要拱手讓出“世界工廠”的寶座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雖然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使得印度的制造業頗具吸引力,但是落后的交通與供電網絡等基礎設施與復雜的監管環境以及低下的管理效率,已成阻礙制造業增長的致命因素。

          雖然由于中國勞動力成本迅速上漲,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的優勢正在失去,但中國制造業與東南亞國家相比,存在著較大的技術優勢,況且,中國擁有大批技術精湛的熟練工人。

          目前,大多中國制造還停留在低端、薄利的層面,若想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需要國家政府、政策以及很多企業家的共同努力,這是一個艱巨的過程和任務,也是一個勢在必行的轉型。

          印度接力中國:世界將會怎樣?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認為,如果印度崛起,以下預測將會變成現實:

          印度接力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雙引擎和新三角,改寫世界經濟貿易版圖;

          大規模城市化進程帶動對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

          唯一的華山一條路就是前進,破釜沉舟前進,是時候拿出決心與勇氣,闖出一條希望之路了——因為我們已經回不到過去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中國制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田东县| 康乐县| 海淀区| 基隆市| 芦溪县| 类乌齐县| 无锡市| 长顺县| 顺平县| 兰西县| 涡阳县| 濮阳市| 城口县| 达孜县| 临武县| 南昌市| 海伦市| 南投市| 阳东县| 沭阳县| 合阳县| 紫金县| 鞍山市| 江川县| 蚌埠市| 巴塘县| 额尔古纳市| 双柏县| 长丰县| 裕民县| 肇源县| 常德市| 乃东县| 五寨县| 临汾市| 阿拉善左旗| 利辛县| 托克托县| 法库县|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