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4年融資72億!能成為“生物界的騰訊”?
6月16日,黑馬成長營導師、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尹燁再次來到黑馬課堂,與學員們分享了華大基因做大做強的獨門秘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967.htm創業17年來,一直為海內外眾多投資人追捧,單就過去4年中,它已成功融資72.15億元,從最早棲身于中科院的一個小小研究機構,迅速崛起為當今“生物界的騰訊”、“基因界的富士康”,華大基因的成長之路稱得上光彩奪目。
尹燁特別強調了此中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他認為,商業模式的創新只能為企業帶來短期成功,而一流文化的鍛造與堅守則是企業基業常青的不二法門。
在文化之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知人善任在華大基因絕非說說而已。就華大基因而言,不忘初心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大前提,從初心到情懷到落地再到最終收獲商業價值,它的盈利邏輯是以造福人類為基礎的。

以下為尹燁授課實錄。
模式創新行之不遠
最近融資環境不是很好,二級市場持續低迷了一段時間。去年基因行業達到了一個峰值——1000多家,相比于前年的200多家,在過去一年多了將近800家企業。如何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獨角獸,可能是在座每一個人關心的問題。
首先我要講的是文化。
不同國家對文化的理解或有不同,我們的理解是,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組織、一個部門生存和繁衍的依據。電視劇《亮劍》里有一段很經典的話:這個部隊的氣質是由這個部隊的創始領導人注入進去的。
從本質上講,一個組織的短期成功,可能是因為商業模式的“一招鮮”,但如果要做百年企業或者基業常青,文化則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一點,不是企業大了才去講文化,而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堅持講文化,這個是最難的。很多組織死在半路上,就是因為在初期的時候,太過于追求利潤而忽略了文化。在組織壯大過程中,可能會變形,當你真正面臨戰略機遇時,文化可能就跟不上了。文化跟不上,人才就跟不上,人才跟不上,方方面面就都會脫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