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深度剖析華為如何走出“無人區”的戰略

        深度剖析華為如何走出“無人區”的戰略

        作者: 時間:2016-06-16 來源:鈦媒體 收藏

          理論:如何先知于時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688.htm

          上文從戰略布局的角度,我們看到了的榮耀與挑戰,而下面將從更深層次的中國“智”造角度進入理論的思考。

          任總提到的“香農、走到瓶頸”、“無人區理論創新”應該對大部分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但對此的深刻理解應該比戰略矩陣更加接近問題的實質。

          簡單先介紹一下這兩個理論。是英特爾的創始人戈登·摩爾于1965年最早提出的,主要用來描述集成電路行業的發展規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香農定理是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于1948年提出的一個演進的純數學計算公式,香農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也是近代信息論的奠基人。香農定理給出了信道信息傳送速率的上限(比特每秒)和信道信噪比及帶寬的關系。

          從最通俗的角度解釋兩個定律,香濃定律描述的是通信行業的信息傳播效率和帶寬的關系,從制造業的角度描述硅片計算能力發展的普遍性規律。

          經過接近半個世紀的飛速發展,世界范圍內無論是通信網絡還是計算機設備都獲得了快速的普及,這些都有賴于兩個定律所描述的市場空間和客觀進化規律。像英特爾、、戴爾、聯想這樣的IT和通訊巨頭實際上都是在這兩個定律的紅利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

          而這個紅利期的瓶頸就出現在最近幾年,一方面從集成電路的角度,單核芯片所帶來的計算能力提高已經不能對用戶需求給予最高性價比的滿足,這時候雙核芯片出現,這也是摩爾定律接近極限的一個重要信號。而通信領域,3G之后,應該說大部分的通訊需求得到滿足,4G、5G的技術和設備的迭代失去了短缺和瓶頸主導的動力支持,變得沒有那么急迫和必要,香濃定律走到臨界點讓通訊設備迭代的動力嚴重下降。

          任總所描述的“理論無人區”實際上就是描述以上的客觀狀態。

          

        深度剖析華為如何走出無人區的戰略

         

          圖3:人機智能時代趨勢定律(1.0版本)

          實際上,人機智能時代的趨勢定律已經從計算和通信能力瓶頸的描述升級為更大系統的邏輯推演。所以從這個角度上看,任總在科技大會上提到的“大流量、低延時”的下一代理論的方向性預判有可能是一個戰略誤判,從商業的角度,任總提出的兩個技術趨勢可能根本不具備應用的價值,因為這依然是延續香農和摩爾定律的慣性。邏輯上,新時代的指導理論應該完全顛覆。

          總體上看,我們需要引入熱力學的“熵”的概念、信息論“認知盈余”的概念,以及智能論(周掌柜2016年提出)“中央智能、分布式智能、智能資產”的系統概念來理解下一個時代的理論趨勢。

          智能時代影響商業理論創新的方向包括圖3的4個基本方向:

          1.關于中央智能的“需求引力定律”:背景是——以信息不對稱為核心的個體決策將因為中央智能的出現產生價值趨同化判斷。缺少人工智能公司將出現組織官僚化和產品線復雜化。定律:需求通過中央智能的匯聚,擁有了引力屬性,帶有智能的大數據將幫助高智能公司重新定義商業需求。

          2.關于分布式智能的“社群能量定律”:背景是——社群在智能時代將成為帶有分布式主題計算能力的社會化結構,與社群能量的賦能關系將決定公司價值潛力。定律:相對論E=MC²的模型可以類比描述社群的能量,社群M即質量取決于所有人的節點計算能力疊加;C即傳播方式也是賦能效率,賦能效率平方決定社群能量。

          3.關于智能資產的“智能資產定律”:背景是——單核到多核再到分布式計算說明了計算效率的價值在下降,從熵增熵減的周期性預測,將推論計算能力和智能資產的周期性轉換。定律:在計算能力增長帶來的平均商業收益低于市場平均回報(8%左右)的時候,“資產系統”將通過降低“生產力”為“需求系統”提供高性價比產品和服務。計算能力將由此智能資產化。

          4.關于熵的“信息盈余定律“:背景是——數字化基礎計算能力實際上推動了信息熵增的過程,自身有序讓信息海量且無序,而人工智能則是熵減過程讓無序變有序。定律:計算能力推動海量信息的無序化產生之后,將迎來智能化推動的有序化進程,計算能力由此邊際商業價值遞減,計算能力投資呈現周期性特征。

          以上四個定律的研究方向可能完全顛覆在“信息時代”我們對于商業大邏輯的認知,特別是對于商業價值的認知。如果在智能時代“智能資產”成為公司價值的核心承載工具,顯然華為目前的通信能力和計算能力和現在的中國移動一樣,將墮落到最底層的價值虛無狀態,這是華為最大的戰略性風險,而且正在發生。逆轉這個挑戰的鑰匙正是上文我們分析過的華為的“內容應用”和“數據智能”兩個戰略盲點。

          而“信息盈余”的概念,則在描述智能時代的核心驅動力,這和信息時代《認知盈余》這本書中提到的社會化能力的盈余邏輯是一樣的,智能時代信息靜態泛濫且盈余,換一個角度這正是智能時代偉大公司的核心驅動力!對“信息盈余”的理解客觀上決定了華為在下一個時代是否會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

          

        深度剖析華為如何走出無人區的戰略

         

          圖4:商業環境大生態要素總覽

          智能時代的商業大生態邏輯更加驗證了圖4中的“大生態要素”,由此對華為的推動力應該是:

          戰略生態化:以生態的思想解決靜態的績效文化和組織力矩陣,推動社會化協作;

          需求價值觀化:超越有形的剛性需求,從人群的價值觀需求場景出發,以滿足人類精神和思想世界的抽象需求為新引擎;

          生產力共享化:打破單一創造生產力提高的路徑依賴,為推動生產關系的有效性推動生產力的共享化優化;

          資產智能化:把專利等知識沉淀系統升級為圍繞最終用戶生活場景的智能場景,將智能資產作為公司的全新價值內核;

          此后,華為的領導力、商業模型和技術路線才能跟進發生迭代以迎接全新的時代。如圖5所示,華為的生態將圍繞組織需求進行重構,這也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創新。

          

        深度剖析華為如何走出無人區的戰略

         

          圖5:生態型企業構建要素

          而從目前的華為戰略來看,在“戰略無人區”里主要的思維依然是執行力的突破,也就是更快速的挑戰香農、摩爾定律的極限,智能資產化的短板尤其明顯,生態化的思維并沒有得到完全的確立。

          按照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樂觀估計在3-5年華為歷史性鼎盛時期之后,華為在消費電子領域超過蘋果,在通信領域世界第一,在企業級服務領域達到500億左右的規模,但彼時,華為戰略回旋余地會非常小,衰落將是必然結果。

          而悲觀地估計是,在未來3年以內,華為將陷入香農、摩爾定律魔咒般的毀滅鏈條:第一波戰略性盛極而衰的是過剩計算能力的創造者戴爾、聯想、惠普;第二波盛極而衰的將是計算能力的廣義提供者英特爾、高通和AMD;第三波就會是華為這樣的通信系統巨頭。

          而最后的勝出者是基本不被香農摩爾魔咒影響的、更早進入智能時代的 Alphabet、Amazon這樣的公司。換句話說,如果華為致力于完成1000億美金銷售額的目標并可持續發展,真正對標的巨人應該是Alphabet和Amazon。

          以上拋磚引玉的內容不一定能指導華為的實踐,但是從一個側面我們可以看到華為正在承載的歷史性使命——幫助中國“智”造找到全新的時代動力,并且創造性的通過理論創新走出無人區。

          回到科技大會上任總的表態,由此看來確實是肺腑之言,也真誠坦白。中國商業乃至世界商業歷史交給華為的全新使命已經不僅僅是創造商業價值,更包括參與締造“智能文明”。

          是的,從信息論的角度“文明就是一種在混沌中自發生產知識的能力”,從智能論的角度“文明是人類信息和自然信息內化及外化的雙向沉淀過程”,生產產品的華為向生產智能的華為的跨越,何其雄偉,但又何其挑戰!?



        關鍵詞: 華為 摩爾定律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兰坪| 龙井市| 会泽县| 博爱县| 疏附县| 洞头县| 桂林市| 囊谦县| 屯留县| 清远市| 梁河县| 宣化县| 正蓝旗| 瑞昌市| 柘城县| 西平县| 安溪县| 颍上县| 安平县| 海原县| 晴隆县| 武汉市| 扎赉特旗| 凌源市| 土默特左旗| 绥芬河市| 伊宁市| 梓潼县| 辽阳县| 红安县| 同心县| 呼伦贝尔市| 铁力市| 黄石市| 汕头市| 江门市| 封开县| 东源县| 阳山县|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