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商學院走進華為 探究華為知識產權之道

        商學院走進華為 探究華為知識產權之道

        作者: 時間:2016-06-16 來源:集微網 收藏

          6月7日,中歐商學院CEO共創聯盟師生30人造訪深圳基地,參與了由舉辦的沙龍活動。消費者BG公關總監徐翔宇和華為專家 Emil參加,并詳實介紹了華為近幾十年來在全球范疇內的發展情況。在與中歐商學院師生進行愉快互動的同時,Emil分享了華為在走出去時遇到的 機遇和挑戰,以及華為未來的發展策略和戰略布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684.htm

          華為在知識產權上的態度非常清晰,即華為從來都是一家產品公司,在華為的業務版圖和經營哲學中,布局全球知識產權只是用來保護核心技術,同時取得適當的研發回報,知識產權從來不是單純的牟利工具。

          

         

          知識產權全球布局支撐公司業務發展

          華為知識產權專家Emil首先介紹了華為在全球范疇內知識產權布局的概況及發展歷程。

          華為開始布局知識產權最早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期,那時華為的業務并沒有擴張到全球。直到2000年,通信公司思科發起了針對華為的訴訟,這成為了華為在 知識產權上的第一案。從那時起,華為更清晰地認識到知識產權在全球發展上的重要性。Emil介紹說,知識產權部作為華為全球業務的支撐,有近300人的知 識產權工程師和知識產權律師隊,并且還有法務部予以支持。華為全球有15個海外律師部,有近200位法律律師,其中包括全球各地的本地律師。

          目前為止,華為知識產權部員工已經超過300人,國內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西安,海外在美國和歐洲都有對應的研究所。華為整體的知識產權圍繞集團整 體業務展開,在相關的專利申請、知識產權訴訟、知識產權許可事務上,都有對應的部門和相關人力來支撐。可以說,華為已經發展起了健全、完善的知識產權業 務。

          華為知識產權布局全面開花結果

          在美國,思科和摩托羅拉都發起過針對華為的訴訟。華為通過積極應對和交流,發現思科的訴訟是一次“誤傷”事件,而摩托羅拉最終被華為反訴成功。這兩起事件為華為贏了業界尊重和品牌聲譽,也使得華為能夠順利走出國門,在海外開疆拓土。

          現在,華為每年將銷售額的10%投入研發,這也帶動了專利的增長。目前為止全球累計專利授權數量超過5萬件,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在與中歐商學院師生 的交流中,Emil表示,華為已經形成了在全球專利領域的領先優勢,在行業內的專利交叉授權中擁有了相對的定價權。但華為并不是像高通、愛立信一樣的公 司,本身企業利潤的一部分有來自知識產權收入。華為是一家產品公司,知識產權只是防御自身產品免受技術盜用的工具,并不依賴專利實現營收。

          

         

          現場,有中歐商學院的學員提及了華為與蘋果達成了許可協議,同時和愛立信、高通等西方領先的公司均有專利交叉授權,并且華為在布局5G中有領先優勢,在這 樣的情況下,華為打算如何應對友商專利侵權?Emil回答稱,從華為的企業哲學上來看,華為一向愛好和平,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業內聲譽。訴訟是爭取巨額研 發技術專利應得回報的手段,但不是華為的最優選方式。他舉例說,愛立信、諾基亞或直接,或間接訴訟過很多行業內公司,但從未起訴過華為;華為和蘋果的許可 協議,也是通過漫長而友好的許可協議談判而達成的。華為非常期待與業內友商們一起坐下來商談專利交叉和技術授權相關事宜,并且不會漫天要價。友好談判是華 為最喜歡的方式。

          Emil還提到,知識產權部在華為的戰略中的主要目的,旨在保護華為核心技術,不是用來向采用華為技術的同行攫取巨額回報的工具。專利牟利從來不是華為的策略,華為也無意這么做。



        關鍵詞: 華為 知識產權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召县| 信丰县| 永嘉县| 宁安市| 乌兰察布市| 淮阳县| 连山| 嫩江县| 龙南县| 邵阳市| 儋州市| 巩义市| 开平市| 桐柏县| 郸城县| 巫山县| 蕉岭县| 嘉祥县| 讷河市| 勐海县| 鹤壁市| 黄骅市| 祥云县| 昆山市| 鄂温| 景泰县| 仁布县| 贵溪市| 壤塘县| 运城市| 普安县| 衡水市| 安庆市| 桂东县| 合水县| 建昌县| 临邑县| 博爱县| 全州县| 岑巩县| 腾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