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與3D打印:只是科技界的概念炒作
近日,筆者在朋友圈偶然看到這樣的一句話:3D打印是造福人類的高科技,VR是一種意淫,相比VR這種體驗性的東西,3D打印才是真正為人類做實事。作為一名3D打印行業的從業者,這句話引起了筆者的興趣,干脆我們就來個簡單的對比分析吧。
.png)
3D打印與VR 到底誰才是科技界的意淫者
關注科技的朋友們最近可能被一個詞匯反復沖擊著腦細胞,那就是VR。自從筆者參觀了一次科技類盛會CES Asia 2016之后,發現展會上眾多VR新品幾乎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才能夠體驗一遍,VR參展產品數量之大幾乎可以用半壁江山來形容,其熱鬧程度唯有兩年前的3D打印可與之匹敵。
.png)
CES Asia 2016展會現場,VR展品占據了半壁江山
兩年前的3D打印到底有多火呢?可以這樣來形容:如果你去一家咖啡館,隨便找個地方坐下來就有機會聽到旁人在討論3D打印。而2016年據說又會是VR元年,突然覺得這句話似乎很耳熟,因為在2013年的時候,人們都稱這一年是3D打印的元年,這才3年的時間,這么快就改朝換代了?
3D打印:制造方式的變革
所謂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者塑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打印并不是一項全新的技術,這項技術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距今已有30余年的發展歷史。但無論怎么說,從2012年奧巴馬高呼“我們要用3D打印拯救美國,打敗中國制造”那一刻起,3D打印才真正被大眾所認知,之后才逐漸進入了人類的生活。
.png)
3D打印也被叫做“增材制造”,被稱為新一代生產制造業的顛覆者,這樣形容并不是沒有道理的。與傳統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的簡稱,計算機數字控制機床)加工方式不同,3D打印完全是數字化的,而且使用材料堆積的方式,并不會造成材料的浪費。
.png)
傳統加工制造可能會帶來材料的巨大浪費,比如,你拿著一大塊金塊去雕刻一副純金打造的牌匾,利用傳統切削等工藝,不知道要浪費掉多少材料。而且,3D打印過程是完全自動化的,幾乎不需要人在現場看護和值守。3D技術還有一個優點在于,無需機械加工或者任何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零件,從而極大地縮短產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產率和降低成本。
.png)
除了節省材料之外,3D打印還能優化制造環節。與傳統制造技術相比,3D打印不必事先制造模具,也不必通過復雜的鍛造工藝就可以得到最終產品,因此,在生產上可以實現結構優化、節約材料和節省能源。3D打印技術適合新產品的開發、快速單件以及小批量零件制造、復雜形狀零件的制造、模具的設計與制造等。因此,3D打印產業受到了國內外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將成為下一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
3D打印在各個行業的應用
前幾年,3D打印概念股被炒作得很厲害,大有大紅大紫的趨勢,其實是噱頭大過實際用途。在資本市場,3D打印概念仿佛一件神奇外衣,任何披上它的個股都能一飛沖天。甚至一些業績乏善可陳的上市公司,只要想方設法與3D打印概念沾邊,股價都會飆升,成為不折不扣的“妖股”。再加上媒體大肆宣傳報道,為這項酷炫的時髦技術增添了幾分神秘感。
.png)
3D打印概念仿佛一件神奇外衣,任何披上它的個股都能一飛沖天
近幾年來,3D打印發展從炒作逐漸歸于理性,更多地是利用這項技術造福人類,目前人們已經可用這項技術打印各種東西,日常生活中可以打印服裝、生活小玩具、裝飾品等,此外在軍工領域、航空航天領域、醫療領域等也都能找到3D打印的影子。
.png)
3D打印的時裝
日常生活中,3D打印的珠寶、鞋子、衣服、小飾品、小玩具、食品等都已經實現。3D打印技術在走秀時裝領域并不陌生,3D打印的時裝個性張揚、時尚靚麗,幾乎成為每個走秀時裝專場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除了衣服,3D打印的還有鞋子、增高鞋墊兒等這些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3D打印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實現私人定制。例如鞋子,3D掃描儀可以根據不同的腳部特征定制不同的鞋子,有些量體裁衣的韻味。當然,珠寶首飾也是3D打印技術應用的主要方向。
.png)
美國雷神公司將3D打印技術用于導彈制作
在軍工領域,3D打印技術給裝備保障帶來的變化是革命性的。在未來信息化戰場上,無論武器裝備處于任何位置,一旦需要更換損毀的零部件,技術人員可以隨時利用攜帶的3D打印機,直接把所需的部件一個一個打印出來,裝配起來就可以讓武器裝備重新投入戰場。
.png)
3D打印的人體器官
在醫學領域,3D打印技術倍受青睞,應用范圍也已經超出我們的想象。就目前來看,3D打印主要用于快速制作人體器官模型。比如肝臟、心臟、耳鼻、皮膚等人體器官,都可以通過3D打印而獲得。如今,通過3D打印制造的醫療植入物這種技術已被應用于制造更好的鈦質骨植入物、義肢以及矯正設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