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工研院:若不開放陸資,臺IC產業2025年將消失

        工研院:若不開放陸資,臺IC產業2025年將消失

        作者: 時間:2016-06-08 來源:工商時報 收藏

          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昨(7)日表示,兩岸產業競爭激烈,尤其臺灣IC設計產業更是面臨立即威脅。他并估算,若是不開放陸資入股,IC技術人才將大量流失,臺灣的IC產業恐在2025年就會消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358.htm

          杜紫宸昨出席由旺報主辦的“兩岸高峰論壇:沒有九二共識下的臺商困境”研討會時指出,兩岸產業競爭日益激烈,臺灣產業要能勝出,最后只能靠技術或是特殊經營的“know how”超過大陸同業。以臺積電為例,因大陸技術還不及臺灣,目前還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反觀面板業,大陸面板良率雖仍不如臺灣,但規模愈來愈大,對臺灣威脅日盛。杜紫宸表示,他最憂心的是IC設計產業,尤其近期陸資是否入股案例更是備受關注。

          杜紫宸表示,未來發展必須依賴大陸市場,如果無法引入如中移動或紫光等陸資,未來在搶占合大陸市場時,勢必會落后大陸競爭者。他分析, 若是拿到市場的份額小,對公司本身影響不大,但聯發科底下的技術人才很可能外流到展訊、高通、海思等大陸公司,“屆時臺灣的IC設計產業就不見了”!

          杜紫宸強調,陸資入股事關臺灣產業前景,“應該列為國家安全議題”。并強調若在此議題上未能做立即且適當的處理,對臺灣產業發展的危機“比不蓋國光石化影響更大”。

          出席同一場研討會的前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也表示,策略聯盟是現代國際企業經營的常態。開放陸資入股也是兩岸企業策略聯盟的方向。

          高孔廉表示,陸資入股并不代表技術外流,可以設立各種機制保障技術,譬如陸資不進入董事會等,如此就可便于經營管理及技術保密。另一方面,入股者如是垂直整合,不僅便于業務的開拓,也可避免對方重復投資、惡性競爭而兩敗俱傷。



        關鍵詞: 5G 聯發科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荣县| 荃湾区| 中卫市| 大兴区| 凉山| 启东市| 湘乡市| 岗巴县| 象山县| 资中县| 望谟县| 姚安县| 新源县| 佛坪县| 阿拉善左旗| 兴安县| 合江县| 峨眉山市| 彭山县| 泗水县| 平和县| 库尔勒市| 库车县| 岑巩县| 定陶县| 巴林右旗| 绿春县| 太仓市| 乌苏市| 来宾市| 双江| 福清市| 资源县| 南涧| 扬中市| 甘孜县| 康乐县| 同心县| 东丰县| 寻乌县| 黄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