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網絡架構“求變”:華為借SDN/NFV喚醒“網絡原力”
基于上述要求可知,運營商網絡2020戰略首先要設定轉型目標,包括技術架構、業務創新和用戶體驗方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221.htm由于這個轉型目標必須結合運營商現狀,在時間、步驟等方面合理安排,因此運營商需要專業咨詢團隊介入。而基于對行業的深入理解,華為可以協助運營商設定這個目標。
坎坷道路:轉型要翻越多座“大山”
有了明確并切合實際的目標,接下來就是落地。但面向2020的架構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為實現轉型目標,運營商在技術選型、規劃設計、集成驗證、部署、運維等環節面臨重重挑戰。總結如下:
一是虛擬化到全面云化的跨越難題。架構轉型要經歷三個階段:虛擬化(Virtualization)、云化(Cloudification)、原生云(Cloud Native)。
虛擬化僅是協助運營商實現軟硬件的解耦,網絡功能虛擬化,使不同應用系統的硬件得以統一部署,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實現高效運維;云化是在虛擬化基礎上增加自動化和編排協同,將系統分解為更小顆粒的軟件服務,進一步提高整個系統的靈活性與彈性;原生云的系統中是由眾多提供微服務的軟件微系統組成,這些微服務可以被單獨開發、部署、運維,并且可以靈活組合構建新的業務系統,全面提升運營效率。
在記者看來,只有經過這三大步驟,運營商網絡軟硬件功能才能逐漸模塊化,形成一個個“小顆粒”。運營商若要提供新業務,可隨時、敏捷、準確地調用這些“顆粒”組建支撐平臺,而且,這些“顆粒”很多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等,為創造更多跨界“賺錢”業務形成可能。
二是SDN控制器的架構統一難題。最終用戶對網絡資源的購買訴求是一站式的,包括網絡連接、數據中心和IT應用,因此需要SDN控制器能夠實現跨域、跨不同廠家設備、跨場景的統一業務發放能力。目前大多數廠家提供的控制器只能完成單場景下,如IP或DC的業務提供。
三是COTS(商用現成品或技術)的性能問題。對于數據面的網絡功能,目前的通用COTS在轉發性能方面存在差距,因此需要考慮通過硬件加速以及針對業務的性能優化來進行彌補。
四是系統集成問題。SDN/NFV具有分層解耦特點,會給系統集成帶來巨大挑戰。五是可靠性及安全性問題。
首選伙伴:華為成運營商轉型最佳實踐者
對此,供應商希望助運營商一臂之力。
而供應商要成為運營商未來網絡轉型合作伙伴,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具有長期的技術發展規劃和持續的創新能力,因為這一轉型將耗費時日,絕不可能一蹴而就;2、要同時具備IT領域的開源開放能力,以及CT領域的嚴謹與可靠,并在二者之間達到平衡;3、要具備強大的集成交付能力,承擔首要集成商(PSI,Prime System Integrator)角色。
縱觀整個行業,深耕CT領域數十年的華為,很早就投入到IT領域,屬于運營商架構轉型供應商中的佼佼者。尤其是華為提出的全面云化轉型必經三階段,受到諸多運營商認可。
據戴利彬介紹,截至目前,華為已攜手全球40多家運營商開展超過30個SDN商用合作及50多個NFV商用項目。這個實踐數量令業界驚訝,而背后秘訣是華為面向網絡轉型的巨大和持續研發投入。
“開放合作很關鍵,華為將聯合各方共同構建生態系統。”談及架構轉型重點,戴利彬如此說。目前華為已經提供基于SDN/NFV完全開放的未來架構:開放架構支持第三方硬件,虛擬化平臺和應用;完全基于OpenStack架構的FusionSphere Cloud OS;開源SDN Controller和Orchestrator。
此外,華為已經與全球200+合作伙伴展開合作共同推進SDN/NFV部署,還在全球構建4個合作開放實驗室,提供與第三方合作伙伴對接測試。在記者看來,基于諸多商用、技術、合作方面成績,華為已經具備SDN/NFV領域強大行業領導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