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趨勢下中國制造的機會在哪?
工業4.0:智能制造是核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4/290102.htm近幾年,工業4.0概念被媒體熱炒,幾乎成了現代企業全新生產方式的代稱,被寄望為“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觸發器”。什么是工業4.0?
工業1.0是機械化,2.0是電氣化和內燃機,3.0是自動化和信息化加精益化,4.0是智能制造。2011年,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工業4.0概念首次被提及。2013年4月,德國政府正式推出《德國工業4.0戰略》,一個全球性的話題瞬間被引爆,對世界強國來說,這是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硅谷創客資本CEO趙勝提到,智能制造是“工業4.0”的核心。智能制造實則是一個巨系統:車間里的機器如一部智能手機,通過更新操作系統實現功能升級,通過工業APP實現各種功能即插即用,通過API不斷擴展制造生態系統,所有的機器、產品、零部件、能源、原材料,所有的研發工具、測試驗證平臺、虛擬產品和工廠,所有的產品管理、生產管理、運營管理流程,所有的研發、生產、管理、銷售、員工、各級供應商、銷售商以及成千上萬個客戶,都將是這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基于“云-管-端”的新型復雜制造體系正在形成。
制造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來自于智能工廠的建立和智能生產應用——它的實現有賴于企業內部系統之間水平集成和垂直集成水平的提高。比如,埃爾斯特公司,可以讓產品自己來決定生產工藝,支持極少批量和大批量生產。
同時,更大的效率提升來自于商業模式的轉變——在智能產品離開工廠后,通過互聯網那個連接和大數據分析,將企業的商業模式從產品驅動轉變為數據驅動。比如,凱撒壓縮機,從出售壓縮空氣,實現企業的商業模式變革。
在新一輪的工業革命中,各國都在構建自己的只能制造產業體系,這個體系背后是技術體系、標準體系、產業體系,是智能制造產業生態系統的主導權。換一句話說,各國新一輪工業革命的競爭,是未來全球新工業革命的標準之爭。
工信部表示,2016年,工信部將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趙勝分析,2016年是去產能的一年,“中國制造2025”將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