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收入五年翻番:懷如履薄冰之心 行勇猛精進之事
最近幾年,華為高層也多次在公眾場合提到危機感,孟晚舟首次面對媒體時就曾表示“華為在過去的每一天都在討論華為會不會倒下”,過往的新年致辭中亦不乏“如履薄冰”之類的詞句。實際上,C114接觸到的不少華為人都既自豪自信,又繃緊神經;其內部的自檢自省也已機制化、程序化,成為一種常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4/289219.htm只要憂患意識依舊,下一個倒下的就絕不是華為。
學會分享:“領頭羊”的新格局
隨著與外界交流的日益頻繁,華為的神秘感早已不再。開放、合作、共贏,也已成為這家公司近年來發展戰略中的關鍵詞。
華為的轉變一方面來自大環境的變化。ICT融合、數字化轉型下,傳統通信行業的藩籬被打破,包括運營商在內的產業鏈各方都在尋找新的發展方向;一家企業包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的競爭是生態與生態之間的競爭。
“更美好全聯接世界”的愿景逐步照進現實。華為認為,千億美元級的視頻產業、萬億美元級的企業IT云轉型市場,以及即將出現10倍用戶增長的物聯網行業正在涌現出大量機遇,而抓住商機的前提是敞開自己、開放合作。
“現在這個行業不是一家或幾家企業就能為客戶提供端到端服務的,比如向云端遷移一定是產業鏈才能提供端到端的商業解決方案,其中或許還涉及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方案;而垂直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也需要通過運營商能力開放、與垂直行業玩家的合作,才能參與其中、分享紅利。”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此前在接受C114采訪時表示。
另一方面,華為也試圖發揮“領頭羊”作用,帶領合作伙伴甚至競爭對手開辟新的市場空間,諸如視頻、云、物聯網以及垂直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在華為看來,所謂的領導者第一是‘領’,第二還要‘導’,要帶領和引導合作伙伴一起做,這對華為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華為常務董事、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丁耘此前表示。徐文偉對此也作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過去大家都是“一個鍋里搶飯吃”,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如今隨著地位的改變,華為能夠更超脫地去看待這個行業,所思考、所要做的是帶領大家做“蛋糕”。
也因此,擁有廣泛產品線的華為不會“吃獨食”——首先“定位清晰”,繼續聚焦管道戰略、恪守業務邊界,“有所為、有所不為”,比如在云生態實踐中“向上不做應用、向下不碰數據”;同時,積極與各方展開合作,打造一個開放的生態體系。
學會分享并非易事,華為已經通過行動證明了其新格局。面向合作伙伴,這家公司正在構建Open Lab互動環境,支撐聯合創新,實現業務快速商用。目前建設了10多個Open Lab,聚合了600多家合作伙伴,其中不乏VMware、RedHat、OpenStack、Wind River、CANONICAL(Ubuntu)、微軟、Brocade、Puppet、F5等業界主流玩家。面向開發者,打造了eSDK開放使能平臺,提供靈活易用的開發工具和便捷的開發支持服務;同時,10億美金的“沃土開發者使能計劃”,將創造良好的創新空間。面向行業數字化轉型,它與咨詢、應用領域領先伙伴合作構建產業生態,為交通、能源、政府、金融等垂直行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并在5G、SDN/NFV、數字化運營轉型等產業發展方向上,與上下游伙伴開展聯合創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