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PK:華為/小米/海爾/京東誰才是智能家居話事人?
so,未來最有可能屬于哪種模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9018.htm未來的智能家居容量將在萬億以上,so每個模式都會有生存空間。然而最完美的格局是:小米做最優質的智能產品平臺生態圈,獨立性最好;海爾做最專業的細分平臺;京東則占據市場份額最大,參與者眾多而均分;而這一切都將證明華為的普通話教得好,設備與平臺間交流起來才更加順暢無障礙。
雷軍說,做生意要“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把敵人弄得少少的”,那么你又是怎么做的呢?小米一開始就是軟硬件結合的做法,自身既有成熟的智能產品,更有金山云平臺后臺,可以說,就算沒有合作伙伴小米自家也能提供一個完整的家居圈。而開放接口給其他硬件商,有利于豐富產品線。這種半開放半封閉性質說白了就是魚與熊掌都想兼得,謹慎有余而魄力不足的體現吧。
海爾的U+平臺是目前合作伙伴最多的平臺,可見海爾在家電行業影響力巨大。但另一方面,U+包袱很重,它本身是一個承載傳統家電行業轉型升級的任務,對原有家電產品的改良、完善,而當真正的觸動到家電業根本利益的時候就很難推進。再加上組織控制上遠比小米平臺要松散,保守一點預測,海爾平臺若離開家電行業,將不具備太大優勢,不如只做好家電行業的智能平臺。
京東JD+平臺是非常典型的輕資產、互聯網化的運營模式,它既沒有海爾那么重的硬件包袱,也不像小米這種容易和合作伙伴產生利益沖突。所以,如果平臺方能夠擁有出色的軟件開發,這個模式將會走得是最快的。但京東的眾多競爭者,谷歌、百度、騰訊紛紛加入,或能成為最主流模式,但盈利模式也將最難確定。
而洞悉以上各種利弊的華為于是就另辟蹊徑,選擇與伙伴共同構建完整開放的生態體系,這便將更多的競爭者變成了合作人。綜合來看,無論是在智能家居中的清晰定位,還是推出的核心產品,華為&榮耀清楚知道自己的優劣勢,能夠以全面開放的心態擺正姿勢,這是較蘋果、谷歌、小米有優勢的地方。
真的會如小編所愿,華為坐擁人生贏家的寶座么?雖然在發布會當天,海爾、美的、長虹等40多家企業宣布加入華為的陣營,但事實是,“站臺”容易,真正的行業聯盟仍需要時間,而華為能否勝任這個“普通話推廣大使”,就交給時間去驗證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