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迎物聯網時代 臺灣IC設計產業加強四個方面搶占先機

        迎物聯網時代 臺灣IC設計產業加強四個方面搶占先機

        作者: 時間:2016-03-14 來源:新電子 收藏

          面對中國大陸的急起直追、PC與手機等消費性電子成長趨緩等挑戰,臺灣業者已積極藉由自發性參與產學研究計畫、加強軟體與系統整合能力、擴大異業聯盟合作,以及加速5G關鍵技術布局來調整營運體質,期在未來時代繼續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237.htm

          近來中國清華紫光集團在世界各處發動銀彈攻勢,并已成功購并展訊、銳迪科、豪威(OmniVision),不僅如此,先前還想收購美國美光、韓國SK海力士,日前更放話想并臺灣聯發科。紫光狂砸人民幣頻頻展開收購的行徑,也引發臺灣產官學各界正反兩面看法。因此,臺灣業該如何因應,成為近來的熱門討論話題。

          臺灣業由于搭上個人電腦(PC)熱潮,憑藉著產品快速推陳出新和降低成本等優勢,躍升為全球IC設計第二大國。然而,如今在舊應用發展趨緩、新應用尚未崛起時,又逢中國積極培植半導體產業,促使臺灣陷入IC設計產值離美國尚有一段差距,又被中國逐步進逼的窘境。為改善此情形,臺灣IC設計業除了增強既有優勢外,也須針對人才、創新力、創業投資環境及出海口等問題進行補強。

          四大方向調體質 IC設計化危機為轉機

          臺灣IC設計產業雖擁有豐富產業鏈、成本和技術等優勢,但長久以來也面臨人才外流、市場過小等難題;其中,人才是IC設計業的創意來源,更是產業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但臺灣IC設計業面臨科技菁英培育不易與被他國挖角的問題。有鑒于此,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遂于近期提出“桂冠計畫”,期以嶄新產業合作模式,為臺灣半導體業育才、留才。

          提高產學合作效果 桂冠計畫盼成人才搖籃

          有鑒于此,為留住IC設計人才,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計畫打造“桂冠聯盟”,透過產學自發性的合作,促進臺灣半導體業蓬勃發展。

           

        臺灣IC設計業補強四個不足方面搶占先機

         

          圖1 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暨鈺創董事長盧超群表示,桂冠聯盟可協助半導體公司培育科技人才,并減少優秀的教授被國外挖角的威脅。

          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暨鈺創董事長盧超群(圖1)觀察,過去臺灣半導體產業能發展是因為有適當的環境,但現今已面臨轉型時刻,而IC設計業則扮演轉型的重要角色。然而,眼前臺灣的環境并不利IC設計產業發展,包括人才、出海口及創業投資環境都有問題,亦即孕育IC設計業的土壤不對,所以必須重新翻土、深耕產業基礎,才能讓產業開出燦爛的花朵。

          為讓IC設計產業持續欣欣向榮,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計畫打造“桂冠聯盟(Taiwan Industry and Academia Research Alliance, TIARA)”,以古羅馬時代用桂冠(TIARA)象征知識豐富且備受尊重者的意涵,做為該產學合作計畫的人才培育目標。

          盧超群說明,桂冠聯盟是社團法人,各計畫研究經費將由產業界出資60%、學界出資40%,現階段已獲得七十家半導體公司以及科技部、經濟部和教育部的支持,并開放給所有學校申請,包括臺大、清大、交大、臺灣科技大學與臺北科技大學都在申請行列。此計畫期盼透過由產帶領學、由學支持產的方式,讓企業、員工、教授、學生四角合力,從而驅動產學界共同開發創新的研究成果。

          盧超群進一步解釋,桂冠聯盟將扮演兩個角色,第一個角色是媒合平臺,可替半導體業者與教授搭橋,半導體公司可將優秀員工送回學校,讓合作教授栽培員工成為博士,同時雙方亦協力研發半導體技術,并讓該技術成為實際可用產品。對該名員工而言,其不僅可取得學位,更能累積業界年資,且享有經費補助,有利吸引更多人研讀博士;對公司而言,則能獲得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及高品質的IC。

           

        臺灣IC設計業補強四個不足方面搶占先機

         

          圖2 創意電子總經理賴俊豪指出,短期內臺灣可透過與日本合作或購并的方式,取得高品質人才和優良技術,以助IC設計產業發展。

          該聯盟第二個角色是群聚教授實力。盧超群解釋,對教授來說,如果其研究做得好,便會受到產業界青睞、得到更多研究資金。該計畫有助改善國內教授低薪困境,降低杰出教授被國外高薪挖角的危機。此外,有別于以往由政府主導的產學合作,桂冠計畫是嶄新的架構,因為其主要是由產業界出錢、政府輔助學界,是一個更具自發性的計畫,可協助教授獲得更多研究經費來培養科技棟梁。

          除了積極孕育自有菁英之外,臺灣業者也可向他國借箭,譬如延攬日本的優秀人才。創意電子總經理賴俊豪(圖2)認為,為了擺脫以往跟隨者的角色,讓臺灣IC設計業發揮優勢,短期內業者也可透過與日本廠商合作或購并的方式,取得高科技人才和技術。他進一步解釋,日本雖然近年半導體產業發展衰退,但在IC領域仍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無論是在半導體、電子,甚至是機械方面都依舊存在優質人才和技術,所以在臺灣尚未能像美國或以色列不斷創新、自生人才之際,可先借力日本的人才與技術,來創造差異化。

          推動TSBC成立 擴大應用出海口

          在IC設計業的出海口方面,盧超群觀察,雖然臺灣電子行業發達,但這些電子廠商鮮少向上游產業購買元件,也導致我國IC設計業缺乏出海口。所以日后他也預計成立“TSBC(Taiwan Semiconductor Business Company)”,來應援IC設計公司找到對的商業管道,搶占新市場與商機。

          在盧超群的想像中,TSBC是一間營利性公司,旗下無自行設計的IC產品,該公司能從事系統整合、系統平臺設計或是幫半導體公司媒合,而IC設計業者則將晶片交由TSBC生產相關的系統產品,并透過TSBC的銷售管道販賣。

          簡言之,IC設計業者僅須專注于創新與發明,TSBC則協助IC設計公司擴展出海口,只要搭上TSBC這艘大船,便能航行至世界各地販賣產品;同時,盡管市場朝向少量多樣發展,與臺灣IC設計業者過去熟悉的大量制造方式有異,也可透過TSBC經手,來進一步找到新客戶,以因應未來時代的商業模式轉變。

          盧超群比喻,這個概念彷佛昔日臺積電(TSMC)成立后專精晶圓代工,此舉讓無晶圓廠(Fabless)IC設計公司毋須擔心晶片制造的問題,從而解決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后顧之憂。由于現今臺灣IC設計業正面臨尋覓出海口的前進之憂,因此他計畫在未來成立TSBC,克服此難題,助力IC設計產業蒸蒸日上。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物聯網 IC設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江县| 靖远县| 枣庄市| 甘泉县| 日土县| 兴业县| 深水埗区| 成都市| 墨玉县| 无为县| 连州市| 教育| 太和县| 将乐县| 东莞市| 祁东县| 申扎县| 前郭尔| 阿克| 航空| 无极县| 通江县| 长垣县| 双辽市| 尖扎县| 怀集县| 开化县| 巴林右旗| 望都县| 普安县| 连云港市| 江孜县| 常州市| 屏山县| 桃园县| 昆山市| 尤溪县| 珠海市| 射洪县| 碌曲县|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