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市場分析 > 困難重重 我們即將“失去”中國制造業?

        困難重重 我們即將“失去”中國制造業?

        作者: 時間:2016-03-09 來源:央廣網 收藏
        編者按:曾經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的制造業被越來越多的質疑、指摘所籠罩,各種唱衰聲都來了,但是中國制造一直未曾遠去,一直在創新。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京開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從國內看,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顯現,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新舊 動能轉換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困難和挑戰并不可怕。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的,沒有過不去的坎。” “供給側改革如何切實落地?”、“綠色與發展,魚和熊掌如何兼得?”、“中國如何跨越中等收入國家陷阱”……今年乃至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面臨眾多挑戰與 機遇,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針對當下中國經濟的十個熱點話題,央廣網兩會記者獨家采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眾多專家學者,匯聚他們針對中國經濟熱點問題的 建議,共同唱響中國經濟光明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7987.htm

          中國競爭力還在嗎?一方面是鋼鐵、煤炭、有色、玻璃等行業嚴重產能過剩、一方面卻是上述行業高端產品大量依賴進口,連圓珠筆芯的原材料都無法生產。

          中國到底怎么了?中國的競爭力還在嗎?中國制造業的未來在哪里?自古“無農不穩、無工不富”,制造業的發展事關中國經濟的未來。對此,記者采訪了多位政界、商界與學界人士。

          “我們不會失去制造業”

          “中國在調結構的過程中,會經歷一些陣痛,比如說珠三角,傳統制造業很多轉移到東南亞,但我們不會失去制造業。”全國政協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向記者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則指出,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一直在上升,只是速度有快有慢。

          “中國制造業前期大發展,主要取決于人口紅利和機遇,現在人力成本上升,而周邊國家已經發展起來,粗放型、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確實受到了影響,但是我們發展的潛能多得是。”全國政協委員、保利集團原董事長陳洪生說。

          賈康認為,中國在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就是通過具體的政策促進其成為一個組合,要通過調結構使產業進行升級。

          “調整,不讓政府過多干預”

          事實上,“十三五”規劃草案中,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涉及了六方面的調整,包括全面提升工業基礎能力、加快發展新型制造業、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強質量品牌建設等。

          對于制造業的一系列結構調整,陳洪生認為,應更多讓市場決定,不讓政府過多干預。“(產能)過剩了就下來,有需求就上去。政府不能強制壓縮某個行業,而應該出臺指導意見,提示哪些領域出現過剩,不該再盲目投資。哪些領域是未來所需,企業可以考慮投資。”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制造業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商都县| 湖北省| 通州区| 昭通市| 乐都县| 云梦县| 南投市| 利津县| 北流市| 呈贡县| 资阳市| 兴宁市| 美姑县| 舞钢市| 邛崃市| 同心县| 始兴县| 凤冈县| 琼海市| 隆安县| 桐城市| 湖州市| 通化市| 岳西县| 弥勒县| 通许县| 山丹县| 金坛市| 新晃| 筠连县| 牡丹江市| 鹤山市| 会宁县| 阜南县| 韶山市| 双牌县| 施甸县| 宣汉县| 若尔盖县|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