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芯片市場結構性改變 聯發科、展訊向上走誰的籌碼更足?
高通從高端芯片向中間段位下沉,聯發科、展訊從低端芯片向上走,在整個市場不會產生新的巨大增量面前,2016年的競爭比以往來得更加猛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2/287141.htm在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多次赴臺投資之后,他手握了兩年半的展訊鋒芒漸露,直接對標芯片寡頭高通、聯發科,志在三五年內改變手機芯片市場格局。“如果全球最后只剩下兩家大的芯片公司,展訊將是其中之一。”一位展訊內部人士說。
芯片巨頭對展訊的雄心不會買賬。高通站在戰場的制高點,經歷過多次激烈的芯片戰爭之后依然保持超強的戰斗力;聯發科瞄準的競爭對手一直是高通,希望從高通霸占了絕大多數地盤的高端市場分羹。至于展訊,在高通、聯發科眼里仍然只能算是個小兄弟。
聯發科執行副總經理、聯席COO朱尚祖認為,今明兩年的競爭不會松懈,往后一兩年,芯片市場也不會大變,市場格局會維持2015年的狀況,即仍以聯發科和高通的競爭為主,還有一兩家公司出現和其他廠商競爭。
實際上,手機芯片市場經多年搏殺,意法-愛立信、博通等廠商早已離場,基本形成高通、聯發科兩強相爭格局。面對二者的規模優勢,少有芯片廠商敢正面抗衡,包括蘋果、三星、華為做芯片都是自產自銷,暫時沒有和高通、聯發科搶市場的打算。
在這種格局下,展訊的野心勃勃就顯得格外扎眼。2016年,展訊將攜英特爾發力兩款高端芯片,與高通、聯發科正面交鋒。與此同時,展訊還計劃在安全手機芯片市場加大投入,鞏固信息安全領域的專有市場。展訊希望在幾年內撬動整個芯片市場格局。這并不容易。高通在很多技術上領先競爭對手,何況現在的高通正努力調整自己的業務,在不放棄高端芯片市場的同時將目光更多投向中間段位。聯發科則正帶著新的產品重塑高端品牌形象,其擁有的市場經驗、客戶關系也是展訊不可小覷的敵手。
而所有的芯片廠商都開始意識到,芯片市場正發生著結構性改變。智能手機市場正在調整,整個芯片市場由過去的金字塔結構向兩頭尖中間圓的酒桶型結構轉變,掘金中端市場成為每個芯片廠商的戰略重點。展訊只不過是一只輕輕扇動翅膀的蝴蝶,在整個芯片市場不會產生新的巨大增量面前,沒有人知道市場競爭最終的格局是什么,只知道新的變局即將開始。
高端市場殺入新玩家
展訊內部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展訊將于2016年一季度帶來的兩款高端芯片,工藝分別是16納米、14納米,前者基于英特爾架構開發,后者基于ARM架構開發,都擁有64位八核處理器。
這是展訊第一次真正進入高端芯片市場。此前,展訊曾支持三星開發芯片用于高端手機,但三星僅僅用了展訊的調制解調器及射頻,AP(ApplicationProcessor)平臺由三星自己研發。
2001年成立于上海的展訊,是中國大陸最早一批涉足手機芯片的企業,2007年趁著2G時代的短暫輝煌在納斯達克上市,但在3G時代因市場啟動晚、公司管理不善、技術響應不到位等諸多因素,一度落魄到只剩下個位數客戶,幾乎被市場遺忘。之后創始人武平離場,展訊在繼任CEO李力游帶領下低調潛行,直到2013年7月被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相中,以17.8億美元私有化,并轉手引英特爾入股,展訊都是走低端路線,很難進入高端視野。
“展訊這次帶來的兩款芯片,直接對標高通的驍龍820芯片、聯發科的HelioX20芯片。驍龍820、HelioX20都已面世,正在向客戶做推介。截至2015年12月,驍龍820推得比較好,已經用于70多款終端的設計;HelioX20推得并不是很理想,大概有一二十款終端采用。”一位來自深圳的手機廠商人士認為,“展訊的兩款高端芯片來得稍微有點晚。”
但展訊內部人士認為,他們的高端芯片來得并不晚。“高通一直是芯片市場執牛耳者,確實跑在了前面;但聯發科HelioX20用的是20納米工藝,且采用的是十核技術,比展訊16納米的工藝要晚一代。聯發科HelioX30將采用16納米技術,可是這款芯片要2016年年中才出得來。”
據展訊內部人士透露,在高端市場,展訊的“利器”是性價比,即向客戶提供與高通高端芯片性能相同但價格更低的產品。至于價格低多少,這位人士并未明言。財新記者從業內了解,展訊比競爭對手同級別的芯片一般要低0.5-1美元,降幅約10%左右。
不過,有高性價比產品,并不意味著能順利樹起高端芯片的大旗。聯發科即為前車之鑒。2013年7月,聯發科發布全球首款商用量產八核芯片MT6592,相當于高通800系列處理器80%-90%的性能,試圖進軍高端市場,結果被小米用在了799元的紅米note手機上。2015年3月,聯發科在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布全新的高端芯片品牌Helio(中文名“曦力”),隨后推出了旗下首款高端產品HelioX10,希望重塑高端形象。魅族、OPPO、HTC等品牌手機廠商也極其給力地將HelioX10用在了旗艦手機上,但到了9月,紅米note2一出,直接將裝載HelioX10芯片的手機價位拉到了799元的低檔。
“那是小米的商業策略,我們沒有辦法去評判客戶的商業策略好還是不好。我們只能確認價量關系:客戶購買的量大了,芯片價格自然就低。至于它到底拿我們的芯片用在多少價位檔的手機上,我們也沒法控制。”聯發科中國區總經理章維力對財新記者說。
在章維力看來,最重要的還是和客戶建立合作的機制。“從客戶的角度講,他們需要的是量,但的確也有一些客戶需要高單價的產品來支撐他們的發展。所以我們會非常小心地選擇合作客戶,希望以互利雙贏的方式與之合作。”
較之聯發科,展訊給市場的印象更加低端。一位在印度打市場的中國手機廠商員工對財新記者直言,“高端手機一般都找高通拿芯片;500元以上價位段主要是找聯發科拿貨,很少和展訊合作。展訊應該都是一兩百塊錢的手機吧?”在他眼里,展訊似乎就是為低端機尤其是出口海外的低端機提供芯片的廠商,它要樹立高端品牌難上加難。
展訊內部人士稱,除了高通,展訊是惟一服務過全球大多數品牌手機廠商的芯片公司,比如三星、華為、HTC、小米等。“展訊做高端芯片,客戶、渠道都在,只要我們把產品做好,保證芯片性能穩定、售后服務到位,不用擔心市場不認可我們。”該展訊人士說。
三星是展訊的大客戶。2008年,展訊收購美國射頻芯片公司Quorum,成功打入三星射頻芯片采購白名單,之后三星在2G、3G芯片上都與展訊有合作。目前,展訊已成三星全球最大的芯片供應商。據財新記者了解,展訊為三星項目成立了專門的百人服務團隊,并在三星韓國總部所在地水原市設立了售后服務支持中心,為三星提供7×24小時的全方位服務。此外,展訊還會積極響應三星需求,配合三星研發定制芯片。
上述來自深圳的手機廠商人士也認為,三星可能成為展訊進軍高端市場的重要背書。他說:“盡管展訊的產品大多用于三星的中低端手機,但三星的供應商認證體系很嚴格,展訊能夠打入三星,足以證明其售后服務水平。畢竟,聯發科至今也未進入三星的芯片供應商體系。”
競逐“未來制高點”
2016年,芯片廠商的競爭將更加猛烈,因為一方面中國手機市場增長持續放緩,另一方面品牌手機廠商及ODM/OEM廠商的集中化程度日益提高。從芯片廠商競爭策略來看,展訊、高通、聯發科都將集中在中端市場火拼。
高通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首席運營官羅杰夫判斷,以前的手機市場結構比較像一個金字塔,最上面是購買旗艦級產品用戶,數量最少,越往下價格越便宜、用戶數量越多。但這種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中國消費者從原來2G功能手機遷移到第一部3G或4G智能手機后,往往愿意花更多的錢購買下一部智能手機。因此手機市場的金字塔底部會進一步縮小,中端變得越來越大。反映到手機廠商上,他們都需要一款非常亮眼的旗艦級手機打造品牌形象,但大部分銷量還來自金字塔中間的中端產品。羅杰夫稱,高通的業務調整將適應這一變化。
2015財年,高通芯片出貨量達到9.32億片,同比增長8%,其中業績表現最好的是驍龍410,超過550款終端搭載了該芯片,出貨量超過2億片。而驍龍410是28納米工藝的中端處理器。
“實際上,高通的業務調整計劃是在繼續發展高端市場的同時,將業務往下沉。未來,高通會將更多精力投注在中端市場。”一位曾經在高通工作八年的前員工認為,“這是高通的必然選擇,除了用戶向中端價位手機集中,還受到品牌手機廠商自研芯片的影響,譬如華為在高端旗艦手機上主打自研的海思芯片,最終都會蠶食高通的高端市場。”
高通向中端業務下沉之際,聯發科、展訊卻想著向上走。展訊內部人士明確表示,未來三到五年內,展訊一方面將繼續在中低端市場升級產品,提供更高的性價比產品;一方面重點突破高端市場。
聯發科則直言要搶高通的中高端市場份額。朱尚祖表示,“我們的基本方針很簡單,就是盡全力把高通的中高端市場營業額拿過來一部分。像HelioX10,已經占到芯片這個價位段還不錯的份額。接下來X20、X30的目標就是想辦法搶中高端市場。”他坦承,“2015年聯發科的營收與高通仍存在差距,但整體來說,2016年兩家加起來的市場營收應該沒有什么成長,我們要在總市場機會里尋找成長空間。”
從價位段看,聯發科、展訊所謂的進攻中高端市場,實際上是1500-3000元價位段的中端市場,這也是高通集中火力將要猛攻的地盤。三虎相斗,雖體格強弱不同,但價格戰不可避免。
“整個大陸手機市場目前已經趨于飽和。在一個飽和市場,價格戰就會激烈一些。”章維力表示,“聯發科也遇到一些挑戰。但從聯發科來講,我們持續優化成本結構,在競爭態勢里可以走得很遠。”高通的羅杰夫也對財新記者表態:“2015年,中國市場的競爭確實前所未有的白熱化,但高通并不介意競爭。”
2015年價格戰已十分激烈。展訊內部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芯片廠商一直在降價,幾乎每周都在降,甚至有些是成本定價。很多客戶經常說,高通又降了0.5元,聯發科也降了,那展訊也要降。”
受中國市場價格戰影響,無論高通還是聯發科,利潤都有所下滑。財報顯示,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高通2015財年四季度(截至2015年9月27日)營收為55億美元,同比下降19%,凈利潤為14億美元,同比降33%;聯發科2015年三季度實現總營收569.62億新臺幣(約16.92億美元),同比下滑1%,凈利潤為79.6億新臺幣(約2.36億美元),同比下滑40%。
展訊似乎更擅長打價格戰。李力游在公開場合透露,2015年展訊手機芯片出貨量超過5.3億-5.5億片,全球芯片今年出貨在20億片左右,展訊占比達25%-26%,業績增長超過30%。
各有籌碼
在需求方也就是手機廠商看來,芯片競爭必將從拼價格逐步走到拼服務、拼技術。“你的速度必須得快,研發必須得跟得上,要能夠為客戶提供更穩定、更具創新功能的產品,比如提高芯片的運算處理能力,改善芯片的功耗或者提供更先進的視頻、音頻、攝影等實用功能。”上述深圳手機圈內人士認為,“一旦你在某些關鍵節點追不上,你就可能徹底出局,研發投入也打水漂。”高通仍擁有最多的技術籌碼。朱尚祖坦言,當前業界最大的芯片公司是高通,高通研發人員約2.4萬人,聯發科放在手機芯片上的研發人員約6000人,還有相當的差距,“我們3G、4G產品都比高通慢,希望5G產品可以和它同步”。
展訊內部人士則將高通的技術策略視為“撇脂”,認為高通會專注在最具有利潤的芯片市場,對于利潤率低的2G、3G市場將不會再投入。同時,高通會將大量資金投入到新一代的技術研發中,以保證其技術領先性。
羅杰夫舉了一個典型的例子,高通的LTE調制解調器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而一些競爭對手新近才推出第一代LTE產品。
這得益于高通積累的規模效應。羅杰夫對此總結稱,首先高通以業務規模和供應鏈優勢勝過競爭對手;其次高通在研發投入上具有規模優勢,譬如針對新推出的驍龍820,高通有專門的研發團隊定制化研究64位四核CPU,還有其他專門的研發團隊去開發GPU、ISP、DSP、調制解調器等,能更快速地推出新技術;再者,高通的全球化運營能使產品和方案進行規模化的集成和測試,例如搭載驍龍410芯片的產品超過550款,這意味著它或許經歷了超過百萬次測試和驗證。
羅杰夫介紹,高通擁有旗艦、高端、中端、低端四個層次的產品線,且產品路線圖保持領先。未來在中國市場,高通一方面會關注排名靠前的品牌手機廠商,一方面會挖掘有潛力的合作伙伴。他舉例說:“比如樂視現在并不是排名前十的手機廠商,但是它擁有許多受消費者歡迎的資源,有成長空間。”
但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認為,2016年高通可能受到壓力而轉型:高通是美股上市公司,業績下滑,股東會給高通壓力,并影響其長遠決策;此外,高通的高端芯片市場不僅受市場自然萎縮影響,還受到華為等自研芯片廠商擠壓。
在2015年第四財季業績公布之后,高通股價在11月5日一天內暴跌15%,從60.26美元跌至51.07美元,市值蒸發了約190億美元。一些激進的股東譬如JanaPartners曾向高通提出過拆分公司的建議。2015年12月15日,高通宣布在多位獨立顧問的協助下,董事會和管理層已完成對公司企業與財務架構的全面評估,一致認為公司當前的企業與財務架構最有利于高通保持技術領先性和產品優勢,從而創造最大的長期股東價值。
顧文軍比較看好聯發科,認為聯發科市場能力強,擁有龐大的客戶群,再加上電視芯片這一吸金業務,聯發科將在2016年保持出貨量增長。
但也有市場人士認為,2016年的聯發科將受高通、展訊雙頭擠壓,高端、低端市場都受蠶食。聯發科推出的高端產品HelioX20也被一些市場人士視為敗筆,“沒有人再跟著聯發科拼核數,十核是跑分高,但是現在用戶更注重體驗,不在乎你多少核。HelioX20現在的推廣并不太好,可能影響聯發科2016年在中高端市場的表現。”
較之高通、聯發科,展訊無論從營收還是市場層級都有差距,要在成本、價格、客戶關系上跑贏很不容易。還有業內人士擔心,展訊與政府走得太近,在國內做安全產品的優勢可能到了國外就成為劣勢。甚至,業內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手機芯片的希望應該看華為海思,而不是展訊。
不過展訊的牌桌上也有不少籌碼。一方面,紫光收購展訊帶來了大量資金,為其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提供了彈藥;另一方面,英特爾的入股與合作,讓展訊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展訊不僅能享受到英特爾的技術紅利,還能與英特爾的研發團隊一起開發產品。此外,基于國家信息安全考慮,展訊作為中國大陸最大的手機芯片廠商備受重視,在一些涉及安全的專有市場將有大的突破。
據財新記者了解,2016年1月,展訊將發布首款采用中國芯、中國操作系統的安全手機。這款安全手機擁有雙系統:一套安卓操作系統滿足日常的通話、交流、基本的業務;一套國產的操作系統置入手機的安全硬件,支持用戶導航、支付、網購等需要保證安全的操作。目前,這款安全手機已經適配成功,很快將會有首批產品提供給專用市場客戶。
“關鍵是展訊不同于那些依靠政府扶持做起來的企業,是在市場中真刀真槍拼出來的,整個公司踏實、有狼性。”上述深圳手機圈內人士認為,現在有了資本、政策支持,展訊只會跑得更快,“不管怎樣,2016年應該就可以看到市場格局變化的端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