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本是伯仲之間的中興和華為 為何今日差距卻如此巨大?

        本是伯仲之間的中興和華為 為何今日差距卻如此巨大?

        作者: 時間:2016-01-18 來源:第一財經 收藏
        編者按:一向“求穩”的侯為貴,此時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多年來堅持“穩健、平衡”的行事風格,考慮以變制變。

          “未來總有一天,出于某種原因,每個人都會有退休的時候。當公司狀況良好而且運營正常時,我會退休的。”3年前,已經71歲的侯為貴穿著他喜歡的淺藍色襯衫、藏藍色夾克出現在通訊的換屆選舉上,身形清瘦但精神依然飽滿,當時他已經向外界釋放出了退休的意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850.htm

          1月7日晚間,通訊的一紙公告正式宣布了侯為貴作為“舵手”時代的結束——擔任中興通訊董事長12年的侯為貴表示不再參選新一屆董事會,新的人選將于3月份選舉宣布。

          從1985年深圳一處雜草叢生的簡易房內開始創業,侯為貴堅持了30年,完整地經歷了中國通信技術從落后到崛起,再到趕超的過程。“曾經看過侯創業時的一張照片,十幾個人住在一個工棚里,煮一盆菜圍在一起吃飯,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代的創業者和企業家,侯為貴無疑是為中國通信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的。”通訊專家項立剛對說。

          對于未來,侯為貴表示,不在其位就不再參與,也不需要參與了, “我今年就要75了,人生總要有不同的階段。”

          “但事實上,沒到正式退休的那一刻,董事長是閑不下來的,上個月他還去了一趟海外,到公司的海外駐點走了一圈。”中興內部人士利樂(化名)告訴本報記者。

          不一樣的創一代

          1981年,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作為航天691廠技術科長、技術專家的侯為貴被選派前往美國負責技術和設備引進。1985年,43歲的侯為貴來到深圳,創辦了深圳中興半導公司,由航天691廠和運興香港電子企業及另外一家國有企業三家聯合投資,這就是中興通訊的前身。

          創立初期的中興,和大多數中國公司一樣,經營著“三來一補”業務。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步中的中國通信行業炙手可熱。侯為貴也在摸索嘗試中發現了通信設備的商機。

          1986年,侯為貴用做貿易掙來的錢成立研發小組,專攻交換機領域,1989年研發出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程控交換機,中興也隨之轉型為通信設備制造商。到1992年,中興合同銷售額已經突破1億元。

          有人說,中國通信設備市場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國際市場。80年代的“七國八制”,中國通信市場被國外巨頭所壟斷,以“巨大中華”——巨龍、大唐、中興、為代表的中國企業,與國外巨頭一邊學習一邊競爭,終于闖出一方天地。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侯為貴作為技術專家的敏銳嗅覺和堅持不懈的研發投入,當時弱小的中興是很難爭得立足之地的。

          前10年的發展,讓中興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也在產權模式上進行了創新。1993年,侯為貴推動了中興第一次產權改革,與30多名自然人組建了民營企業中興維先通;與691廠、深圳廣宇工業合資成立了中興新通訊,兩家國有企業控股51%,維先通占股份49%,并由后者承擔經營責任,侯為貴出任總經理。

          這一舉措開創了國內“國有控股,授權經營”的混合經濟模式,也奠定了中興以后的發展基礎。

          實際上,出生于1941年的侯為貴,和聯想的柳傳志、長虹的倪潤峰、的任正非、萬向的魯冠球這些聲名遠播的企業家同屬于一代人,不同的是,在第一代企業家群體中,侯為貴幾乎是最低調的,鮮有采訪及內部講話流出。

          “這和侯總的出身背景有關系,他做過老師,有讀書人的簡樸和務實。”利樂說。

          侯為貴也曾說自己是一個不善于在公眾場合表達的人,“我的性格內向一點,這不一定是優點,對于管理企業來講,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管理企業各有各的招數,最后看的是結果。”

          “他不像任正非,任正非有一點‘酒肉穿腸過’的感覺,侯為貴有點像‘道’,很多時候他吃素,在修行。”一名曾在中興任職多年的離職老員工王安(化名)如是評價侯為貴。

          “我第一次跟侯總接觸是在1992年初,他戴著一副黑色眼鏡,有長者的和藹可親,跟任正非那種居高臨下的威嚴感不一樣。侯總和員工之間是一種咨詢式的交流:你看看這個怎么樣啊?你有什么想法啊?都可以談。他為人非常大度,不斤斤計較,發火的時候也不會大聲吼叫。” 另一名在中興、均任職過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秀才”和“兵”

          “一個卓越的企業總體上的表現,是能掌握好盈利能力和發展速度之間的平衡。中興通訊距離卓越的企業還有一些距離,但我們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投資者和股民希望企業的業績每個月都在上升,但他們更多看到的仍然是短期利益,作為公司的決策者和管理者,不能只顧當期利潤而忽略長期發展。”在侯為貴的眾多決策發言中,平衡是一個被提及頻率非常高的詞。

          在侯為貴看來,如果領導者只考慮五年以后怎么樣,現在就要賠著做五年,這肯定不行,企業這樣經營,股民肯定要拿腳投票。從投入到產出,三年的時間大家還能接受,如果超過五年,通常企業很難承受。這種事做多了,企業就活不下去了,能掌握好公司的長期戰略發展和當期經營的平衡,就是個比較好的經營者。

          “侯總的風格比較務實、穩健,不像任正非敢‘賭’因為如果賭輸了,可能結果就跟大唐一樣,大唐賭TD,就沒有賭贏。”王安說。

          事實上,不僅僅是內部員工,同行、供應商以及合作伙伴都會經常把中興和華為拿來做比較,畢竟兩家企業的創始人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年齡相差無幾,都在80年代選擇了創業,都選擇了電信領域,業務高度重合。

          但從管理風格上看,侯為貴和任正非卻各自有著鮮明的特點。

          侯為貴上學時是尖子生,畢業后教了兩年書,后來進入691廠,從技術工人到車間主任,再到技術科長,始終是廠里技術水平最高的專家,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他屬于典型的知識分子類型,穩健,很少有過激行為。相較之下,任正非雖然出身于知識分子家庭,但當過兵,軍旅生涯在他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因此他也把很強的軍人氣質植入到華為當中,比如絕對的服從、執行,超高的工作強度,狼性精神等,在經營上也敢于冒險,不循常規。

          “任正非軍人出身,對過往那個時代的信仰也好、崇拜也好,造就了敢于大手筆去戰斗的風格。比如說華為的股票,有分紅的權利沒有投票的權利,在深圳特區這樣做是可以的,但從全國范圍來看,沒有第二家。所以他做了很多創新,對于不是必勝的事,愿意賭的性格在任正非身上顯露無遺。”王安對記者說,而作為工程師出身的侯為貴比較強調溝通,為人寬容,強調經驗。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中興 華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昌县| 扶绥县| 福建省| 乌什县| 渭南市| 长泰县| 定结县| 延津县| 文山县| 即墨市| 津市市| 巩留县| 海阳市| 利川市| 太原市| 宁远县| 株洲市| 衡阳市| 横峰县| 扶沟县| 松溪县| 抚松县| 新河县| 昌都县| 临桂县| 竹山县| 临汾市| 惠水县| 信宜市| 达拉特旗| 嘉峪关市| 璧山县| 闸北区| 文山县| 曲周县| 利津县| 永顺县| 丽江市| 介休市| 凤台县|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