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2015年全球半導體營收下滑1.9%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報告指出,受到手機、電腦等主要電子產品需求疲弱、美元強勢及庫存升高等因素影響,2015年全球半導體總營收預估為 3,337億美元,較2014年的3,403億美元減少1.9%。十大半導體廠中,又以高通(Qualcomm)和美光(Micron)營收衰退幅度較 大,分別為-17.4%及-11.2%。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525.htm

2.打敗不景氣 逾2成臺灣IC設計廠辦到了;
上市柜IC設計廠去年合并總營收僅略增0.9%,有近6成廠商業績衰退,不過,有超過2成廠商得以突破景氣低迷困境,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個人電腦市場持續萎縮,智慧手機市場成長趨緩,在兩大終端應用市場乏善可陳,市場競爭加劇下,去年IC設計業表現不盡理想。
據統計,已公布去年營收的70家上市柜IC設計廠,去年合并總營收新臺幣5092億元,僅較前年略增0.9%;其中,有多達41家廠商業績衰退,所占比重約59%。
矽統去年因將電視晶片業務分割,加上觸控筆記型電腦市況不佳影響,合并營收滑落至2.27億元,年減達47.46%,為去年業績衰退幅度最大的廠商。
類比IC設計廠因多以個人電腦為主要目標市場,去年業績多較前年下滑2位數百分點水準;有茂達、致新、尼克森及富鼎去年營收同步較前年衰退超過1成水準。
盡管產業景氣低迷,不過,還是有不少IC設計廠營運繳出亮麗成績單,有16家廠商去年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所占比重約23%。
其中,觸控晶片廠敦泰反向并購面板驅動IC廠旭曜,帶動去年合并營收首度突破100億元大關,達114.79億元,年增達1.54倍。
其余,網通晶片廠亞信并購齊榮電子(ZYWYN ),高速傳輸介面晶片廠F-譜瑞收購賽普拉斯(Cypress)電容式行動裝置觸控業務,網通晶片廠瑞昱并購CortinaAccess去年營收也都創下歷史新高。
IC設計龍頭廠聯發科完成電源管理晶片廠立錡公開收購,去年第4季開始認列立錡業績,去年合并總營收達2132.55億元,年增0.09%,同創歷史新高紀錄。
指紋辨識晶片廠神盾去年成功打進智慧手持裝置市場,帶動營運呈爆炸性成長,合并營收自前年的4547萬元,激增至5.34億元,年增10.75倍,不僅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成長幅度也高居業界之冠。
電源管理晶片廠F-矽力、F-昂寶及立錡分別在固態硬碟、手機充電、電視面板及游戲機市場有不錯斬獲,去年業績得以創下歷史新高,表現優于同業水準。
面板驅動IC廠矽創在智慧手機面板驅動IC出貨倍增,加上距離感測器出貨顯著成長,去年合并營收攀高至92.66億元,年增22%,同創歷史新高紀錄。
射頻晶片廠立積、混合訊號暨電池管理晶片廠纮康、伺服器管理晶片廠信驊、記憶體控制晶片廠群聯、矽智財廠力旺及MOSFET廠大中也都繳出不錯成績單,業績同創歷史新高。經濟日報
3.IC設計引陸資 臺灣評估進度零;
去年底立法院已決議,基于國安戰略考量,不得開放陸資參股IC設計業。經濟部原預訂農歷年前公布的陸資參股國內半導體IC設計評估,已決定延至年后。目前工業局產業評估報告“零進度”,預計年后召開公聽會后,再對外公布!
國內半導體業近期與大陸密切交流,包括紫光有意入股我封測業,甚至還呼吁臺灣檢討法規,開放陸資參股IC設計業,不過,受國內政治氛圍影響,陸資來臺各案近乎零進度。
唯一可能有進度的是臺積電登陸案,臺積電去年底已向投審會遞件申請赴大陸投資12吋晶圓廠,若時間許可,經濟部準備農歷年加開臨時委員會,審查臺積電登陸案。
臺 積電砸30億美元赴大陸南京設12吋晶圓廠,國內去年早已修法放行,加上民進黨新境界基金會執行長林全先前已表態,了解臺積電考量點,只要技術與人才外流 等問題可掌控,對產業發展無傷害,沒有阻擋此案理由。換言之,臺積電登陸案阻力較小,即便選后確定換黨執政才審查,也不會臨時喊卡。
相較之下,引陸資來臺參股封測與IC設計業,官員說,“工業局尚未完成評估報告”,經濟部內尚未開會溝通。最快要等春節后,才對外公布評估報告。
另一方面,紫光擬入股力成、矽品、南茂等3家封裝測試廠,立院已決議,因涉及國安、產業布局及影響評估,要求投審會審案前必須先至立院進行專案報告,才能進行審查工作。
經濟部已表達立場,紫光入股國內3家封測廠將“并案審查”,但3案均過的可能性極低。經濟部長鄧振中說,“要用嚴謹態度審此案”。官員直言,檢討陸資參股與審查陸企投資案與選舉無直接關系,但“選前氛圍確實有些影響”,加上立法院先前已有決議,行政部門只能遵照辦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