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四大策略尋突圍 大陸晶圓代工仍將面臨硬仗

        四大策略尋突圍 大陸晶圓代工仍將面臨硬仗

        作者: 時間:2013-12-09 來源:慧聰電子網 收藏

          根據ICChina于2013年11月所公布數據顯示,大陸半導體內需市場規模從2008年740億美元成長至2012年1,124億美元,大陸已是全球最大半導體消費地區,預估2016年大陸半導體內需市場將進一步成長至1,600億美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8411.htm

          然而,縱使自2010年以來大陸產業產值快速成長,但仍無法滿足大陸半導體內需市場,也使得依賴進口比重偏高,2008年大陸半導體市場來自大陸半導體供應金額為37億美元,自制率僅達5%,至2012年該金額雖倍增至71億美元,但自制率僅小幅提升至6%,預估2016年大陸半導體內需市場自制率雖提升至8%,但比重依然偏低。

          因此,提高半導體產業自制率已成為大陸半導體產業重要政策方向,要讓大陸半導體內需市場龐大商機留在自己家中,這不僅僅止于大陸產業,也是帶動大陸產業下一波成長的重要關鍵。

          然而,除中芯、華力微電子、武漢新芯外,大陸業者以8寸晶圓廠,甚至是6寸晶圓廠為主要產能,無論在產能規模、產能與制程技術等各方面都無法與臺積電、GlobalFoundries等一線大廠直接競爭。

          為了有效提升市占率與擴展生存空間,除宏力與華虹NEC于2013年10月順利完成合并外,大陸業者相繼透過「制程升級」、「擴充產能」、「平臺差異化」、「鎖定大陸市場」等4大策略尋求未來成長動能。

          其中,大陸晶圓代工業者希望透過平臺差異化策略避開與一線晶圓代工廠商在微縮制程上的競爭,同時也有利掌握未來可穿戴式裝置所需電源管理IC與MEMS等產品商機,但在臺積電2014年至2016年新增12寸晶圓產能陸續開出,部分8寸晶圓產能將轉為包括MEMS、RF、類比IC與電源管理IC、CIS,及LCDDriverIC等特殊制程平臺情況下,大陸晶圓代工業者勢必仍將有硬仗要打。

          2008~2016年大陸IC內需市場規模變化與預測



        關鍵詞: 晶圓代工 IC設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夹江县| 平度市| 巴彦淖尔市| 枝江市| 淮滨县| 庆城县| 英德市| 都匀市| 岚皋县| 定结县| 新昌县| 建阳市| 巴中市| 汕头市| 民乐县| 广安市| 连平县| 永登县| 鲁山县| 松阳县| 平山县| 赫章县| 乐清市| 基隆市| 琼海市| 扬中市| 广河县| 宝山区| 布拖县| 乌兰察布市| 延川县| 阳高县| 海丰县| 洛南县| 临西县| 庐江县| 鄱阳县| 巩义市| 威海市| 光山县|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