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思考
本文討論的新能源汽車僅限于純電動車、燃料電池車和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而將先進柴油動力車和使用生物液體燃料的汽車歸為節能汽車的范疇。所謂純電動車是指以蓄電池或燃料電池為動力行駛的用電動機驅動的汽車;燃料電池車有很多種,目前公認的最佳辦法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這種技術的特點是以氫為燃料,通過電子的運動產生電能,儲存并使用;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是指由傳統的汽油機或柴油機與電動機結合提供動力的汽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6838.htm汽車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已成為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是,以石油為燃料的傳統的汽車工業,在為人們提供快捷、舒適的交通工具的同時,增加了國民經濟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加深了能源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隨著資源與環境雙重壓力的持續增大,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未來汽車工業發展的方向。
(一)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緩解石油短缺的重要措施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減少對國外石油依賴,解決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與石油資源終將枯竭的矛盾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我國汽車市場發展迅速,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2009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突破7000萬輛,產銷量雙雙突破1300萬輛,石油年消耗量將會達到1.2億噸。目前,我國人均GDP已超過 3000美元,消費結構升級是必然趨勢,加之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和機動化的重要階段,汽車需求的快速增長難以避免。我國每千人汽車擁有量僅為38 輛,與139輛的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汽車消費市場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預計到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5億輛,如果全部使用化石能源,石油年消耗量將達2.5億噸,約占屆時我國石油總消耗量的55%。因此,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緩解我國石油短缺、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的重要措施。
(二)發展新能源汽車是降低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
新能源汽車不燃燒汽油和柴油,所使用的鋰電池是國際公認的環保電池。加之與傳統汽車相比,電動車在啟動時沒有污染,具有極好的環保性能。就效率而言,傳統汽車的能源轉化效率只有17%,電動車的效率是90%,即使考慮燃煤發電的效率損失,電動車的總效率也大于30%,約為傳統汽車的二倍,節能效果十分明顯。特別是近年來,世界各國高度關注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變化問題,我國雖然是發展中國家,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水平較低,但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多年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能源消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今后所面臨的國際社會的壓力將逐步增大。有調查顯示,全球大概25%的二氧化碳是來自于汽車的尾氣。我國如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率先實現突破,將會改變我國在氣候變化上的被動地位,并為全球解決日益嚴重的能源環境問題做出貢獻。
(三)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新能源汽車將催生汽車動力技術的一場革命,并必將帶動汽車產業升級,建立新型的國民經濟戰略產業,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的成本非常低廉。將其百公里的用電成本進行換算,電的成本僅是油的成本的20%,也就是說,使用新能源汽車僅需花五分之一的錢就可以跑到與原來相當的公里數。普通汽車,不論是手動檔的,還是自動檔的,都用變速箱變速,電動車變速是電機驅動,沒有變速箱,而且非常強勁。此外,電動車的四輪驅動,原理簡單,容易實現,且運行維護方便,不用換機油。新能源汽車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設想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占屆時汽車保有量的20%,約3000萬輛,年可以節約石油5000萬噸,相當于一個大慶油田一年的石油產量。
(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智能電網建設的重要內容
傳統的電力系統,實際用電負荷的波動性與發電機組額定工況下所要求的用電負荷穩定性之間存在固有矛盾,如何處理電力系統的峰谷差一直是電網企業頭疼的問題。我國電力裝機已突破8億千瓦,并將繼續快速增長,但目前電站的年利用小時數僅為5000小時,也就是說,許多機組是為了應對電力系統短時間的峰值負荷而建設的,如果措施得法,建設6億千瓦的裝機容量就夠用了。試想,如果政府大力提倡發展新能源汽車,各個城市的居民都去買電動車,晚上用低谷的低價電為電動充電,白天高峰時還可以用較高的價格向電網賣電,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那么峰谷差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按照這樣的設想建立起來的電網,將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電力系統的發、輸、配、售、用以及調度等各個環節將會形成有效的互動,成為一個智能化的有機整體,從而極大地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預計,作為智能電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能源汽車將帶來電力系統的一場革命。
總體而言,新能源汽車代表了世界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是未來世界汽車產業的制高點,是世界各主要國家和汽車制造廠商的共同戰略選擇。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審視,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新一輪的經濟增長點的突破口和實現交通能源轉型的根本途徑。我國汽車工業必須積極行動起來,參與到這場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車的競爭當中去,勇于迎接挑戰,才能抓住這次難得的歷史機遇,實現我國汽車工業的跨越式發展。
二、國際新能源汽車狀況和趨勢
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技術高度重視,從汽車技術變革和產業升級的戰略出發,頒布制定了優惠的政策措施,積極促進本國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以期提升本國汽車工業國際競爭力、在全球汽車工業新一輪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據不完全統計,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發達國家每年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科研開發和產業化發展的資金不低于10億美元,累計投入已達100多億美元。
在政策的激勵和引導下,全球各主要汽車生產廠家都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步伐。目前,“低排放”的混合動力汽車已進入大規模產業化階段,在全球的累計銷量已超過100萬輛,在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零排放”純電動汽車的批量生產時間已提前到2015年,比原來預計的時間提前了10年至 15年。據預測,2012年前后將迎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高潮,未來10年至20年將是新能源汽車工業格局形成的關鍵時期,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