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我國制造業要靠高科技改造促發展

        我國制造業要靠高科技改造促發展

        作者: 時間:2013-11-0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近日,入駐貴州貴安新區,這一事件的普遍解讀是: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向人力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區轉移,以試圖緩解制造企業的成本壓力。與此同時,更多的聲音指出,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除了產業轉移外,用高科技手段實現自動化,讓機器代替人工,才能更有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5177.htm

        依賴人工的制造模式已經不被看好

          成本更低 ≠ 發展

          于1988年進入大陸開辦工廠,先在廣東深圳,后為應對勞動力資源緊張,轉而尋找人工更加低廉的地區,逐漸將工廠遷移以降低用工成本,這些地區包括山西太原(2003年)、重慶(2009年)、四川成都(2010年)、河南鄭州(2010年)等。

          當下,減少用人和提高科技水平已是大勢所趨,然而卻將百萬機器人計劃擱置,選擇了把工廠轉移到勞動成本更低的大西南。

          據了解,2013年貴州省貴陽市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至每月1030元,而2012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貴州的GDP增速為13.6%,僅次于天津,居全國第二。

          可以看到,這是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但是發展迅速,潛力很大,人力成本將會與增速保持正比上升,但就算如此,這里還是成為富士康這種勞動密集型代工產品線的落腳地。從此前不斷搬遷的舉措來看,待到貴州勞動力成本上升后,富士康還會將工廠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區,但這樣的大規模遷徙活動,何時是盡頭?對制造業發展到底有何促進?

          當然,我們可以預計到,龐大的制造工廠將對當地的社會發展特別是就業問題,起到積極作用,但是難以回避的是,我們并沒有看到制造業向縱深發展的跡象。

          “機器換人”才是解決之道

          另外,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也將促使人力成本上漲,勞動力也將成為稀缺資源。

          這些因素都促使我們想到,進行工廠搬遷并不能從根本上提升制造業的質量,而實現制造業的裝備升級,才是更為明智和長遠的方向。

          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每1000名工人搭配有50臺非標設備機器人,而這個數字在日本是1800臺,美國是2000臺,由此便可窺見我國制造業自動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在我國,雖然機器人使用率還處于較低水平,但是研發工作已經走在了前面。北京領邦儀器就是國內知名的非標檢測機器人研發企業,在自動檢測設備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該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各項技術和設備研發已臻成熟,先后研發了上百套自動化檢測設備和解決方案,幫助眾多制造企業走上了自動化之路。

          在一些快速發展的新興行業,高科技改造將起到立竿見影的推動效果,比如在釹鐵硼磁性材料行業,領邦儀器研發的“釹鐵硼工件尺寸外觀檢測設備”已經被一些廠商使用,目前一臺可替代五到六名檢測工人,如果普及開來,將惠及整個行業。

          制造業工廠尋找廉價勞動力的做法只能緩解一時的危機,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而通過技術改造,不僅可以降低人力成本,還可大幅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現如今,擺在制造企業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提高企業的自動化水平,實現制造業自動化,這才是制造業真正的歸路。



        關鍵詞: 富士康 制造業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石市| 夹江县| 临邑县| 博白县| 大庆市| 东丽区| 巫溪县| 蓝田县| 小金县| 永川市| 定安县| 莱芜市| 故城县| 寻甸| 和顺县| 伊通| 奉新县| 永清县| 巴楚县| 来安县| 临江市| 邹平县| 安岳县| 壶关县| 汝阳县| 毕节市| 枞阳县| 北碚区| 都安| 苗栗市| 婺源县| 南漳县| 鄂温| 邯郸县| 安图县| 永安市| 分宜县| 榆社县| 三都| 芒康县| 庄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