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爾·蓋茨豪宅看傳感器:智能的起點
從iPhone定下智能手機的基調開始,我們就開始被無數的智能設備圍繞起來: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智能眼鏡、智能冰箱、智能空調、智能汽車……數不勝數的智能設備不斷填充著我們生活的同時,也把各種概念塞進了我們的腦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2256.htm然而,我們都有過一種經歷:一個字看的時間長了,尤其是在查詞典的時候,漸漸發現卻不認識這個字了。同樣,在身邊智能設備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對智能的感知卻越來越弱了。為什么叫做智能設備?什么叫智能?智能到底指的是什么?
評測機構Zealer創始人王自如曾在微博上寫道,“回想當年我發現智能機最觸動我的不是能跑各種應用、上網發郵件。而是翻轉手機,它會貼心的旋轉屏幕,晃動手機,屏幕上火苗就真的會搖擺,吹口氣就能演奏音樂,頭一次覺得這東西‘活了’。所以對我來說‘智能’=‘傳感器’”。
抱有這個想法的,不只是他一個人。近期,中國青年報一篇報道介紹了曾經的世界首富、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的智能豪宅。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智能房屋之一的所有者,蓋茨將自己的住所打造成了一件將“智能”這一屬性發揮到極致的作品。

比爾·蓋茨的豪宅
蓋茨的房子位于西雅圖距離微軟公司不遠的地方,占地約1.5畝。被邀請來做客的人第一件事是在自己的衣角戴上一枚別針,而這枚含有芯片的別針就成為這間房子監測人員位置并實現一系列智能體驗的基礎。
天色變暗時,房屋會根據人們所處的位置點亮燈光,地板甚至能夠根據對行走的感應提前點亮前方的燈光,當然無人房間的燈光也會自然熄滅,無需手動控制。收到來電時這間房屋也會根據人們所在的位置而選擇最近的一臺電話響鈴,而不是亂響一通。不同的房間會識別用戶的身份,不斷學習用戶對音樂、燈光等環境的喜好并播放對應的音樂,穿衣鏡也會顯示外界天氣幫助搭配衣著。健康監測系統會對身體不適發出警報,應急系統會根據火災等意外狀況的具體情況實時生成最佳解決方案,甚至控制電力和水源等系統進行聯動。
甚至在車道邊的一棵140歲的樹上,蓋茨也加入了傳感器和檢測系統,并由房屋中控自動為古樹澆水。蓋茨說,“這是一棟擁有不尋常電子功能的房子,而我是第一個生活其中的住戶。”蓋茨的房屋,通過大量的傳感器,感知甚至預知房間內人們的行為,從而實現更智能的居住體驗。這一點同王自如對于智能的表述如出一轍。
智能是否就是傳感器,也許還是一家之言,但是傳感器無疑是實現各種智能設備體驗的基礎之一。對用戶狀態的監測、對用戶行為和環境變化的感知,是構成一切智能應用的最基礎環節--數據采集。假如沒有這些數據,智能設備無從感知用戶需求,提供智能型服務更是無從談起。
當然僅有傳感器提供的數據,也無法構成智能服務本身。智能設備收集到相應傳感器數據之后,更需要對相應數據進行加工處理,才能為用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響應和服務。而數據處理這一部分在如今不斷普及的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中找到了很好的解決方法。
最近,可穿戴設備成為十分熱門的領域。從智能手表到智能眼鏡,多家IT廠商都在積極備戰可穿戴設備。然而無論是需要搭配智能手機的智能手表還是能夠直接聯網的智能眼鏡,其核心功能都是將傳感器(和一部分處理器)加入到這些設備之中,使其能夠成為隨身智能數據采集和處理流程的一部分,并將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進行本地或云端處理,最終實現更加智能的數據體驗。即使是我們熟悉已久的智能手機,也早已被加速度感應器、重力感應器、陀螺儀、攝像頭感光元件、光線感應器等傳感器塞得滿滿當當。

智能手機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傳感器
收歸谷歌的摩托羅拉在第一部新品MotoX中加入了兩顆分別負責語言處理和傳感器管理的協處理器,而蘋果也在最新的iPhone5s中加入了類似的M7協處理器;而從NikeFuelBand開始,各種類型的運動傳感器和身體狀況監測傳感器就成為各類手環、智能手表的核心元件之一;以特斯拉為代表的越來越多的新型汽車開始采用語音控制和觸控感應等技術;自動感應環境溫度和人居狀態調整運行功率的智能空調、智能冰箱等智能家電更是引領了智能家居時代的來臨。
“我想要一棟可以適應復雜科技變化的房子,但是科技不能‘喧賓奪主’,過度入侵到我們的生活中,成為我們的主人。”蓋茨在自己所寫的《未來之路》一書中寫道,“在這棟房子里,科技只是‘仆人’,為了服務生活在房子中的主人而存在。”相信隨著傳感器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普及,這樣的技術即將從智能豪宅逐漸走入每個人的家中。
風速傳感器相關文章:風速傳感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