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檢測鋰離子電池充飽與否的唯一最終的方法就是測試在不充電(也不放電)狀態時的鋰離子電池的電壓.
所謂恒壓階段電流減小其真正的目的就是逐漸減小在電池內阻上因充電電流而產生的附加電壓,當電流小到0.01C,比如6mA,這個電流乘與電池內阻(一般在200毫歐之內)僅為1mV,可以認為這時的電壓就是無電流狀態的電池電壓.
其次,手機的基準電壓不一定等于座充的基準電壓,手機認為充飽的電池到了座充上,座充卻不認為已經充飽,卻繼續進行充電.
4.充電電池有最佳狀態嗎?
有一種說法就是,充電電池使用得當,會在某一段循環范圍出現最佳的狀態,就是容量最大.這個要分情況,密封的鎳氫電池和鎳鎘電池,如果使用得當(比如定期的維護,防止記憶效應的產生和累計),一般會在100~200個循環處達到其容量的最大值,比如出廠容量為1000mAh的鎳氫電池用了120次循環后,其容量有可能達到1100mAh.幾乎所有的日本鎳氫電池生產商的技術規格書中描述鎳基電池的循環特性的圖上我都能看到這樣的描述.
★鎳基電池有最佳狀態,一般在100~200循環次數之間達到其最大容量
對于液態鋰離子電池,卻根本不存在這樣一個循環容量的駝峰現象,從鋰離子電池出廠到最終電池報廢為止,其容量的表現就是用一次少一次.我在對鋰離子電池做循環性能的時候也從來沒有看到過有容量回升的跡象.
★鋰離子電池沒有最佳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鋰離子電池更容易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表現不同的性能,在25~40度的環境溫度會表現其最好性能,而低溫或高溫狀態,他的性能就大打折扣了.要使你的鋰離子電池充分展現它的容量,一定要細心的注意使用環境,防止高低溫現象,比如手機放在汽車的前臺上,中午的太陽直射很容易就可以使其超過60度,北方的用戶的電池待機時間,同等網絡情況下,就沒有南方的用戶長了.
5.真的是充電電流越大,充電越快嗎?
論手機電池的充電時間一文中已經講了這個問題,對于恒流充電的鎳基電池,可以這么說,而對應鋰離子電池,這個是不完全正確的。
★★對于鋰離子電池的充電,在一定電流范圍內(1.5C~0.5C),提高恒流恒壓充電方式的恒流電流值,并不能縮短充飽鋰離子電池的時間.
6.直充標的輸出電流就等于充電電流嗎?
這就要討論手機的充電方式了,對于充電管理在手機里面的,設定同樣一個直充(實際應稱為電源適配器)的輸出如:5.3V 600mA
A.充電管理是開關方式(高頻脈寬調整PWM方式),這個充電方式,手機并沒有完全利用直充的輸出能力,直充工作在恒壓段,輸出5.3V,此時真正的充電電流由手機的充電管理進行調整,而且肯定要小于600mA,一般在300~400mA.這個時候,大家看到的直充的輸出電流就不是手機的充電電流.比如motorola的許多直充其輸出為5.0V 1A,真正對電池充電的也就用到了500mA足矣,因為手機的電池容量也不過580mAh.
★這時直充上標的輸出電流就不等于實際充電電流
B.充電管理為脈沖方式的,這個充電方式,手機完全利用了直充的限流電流,就是用了600mA在電池上,這個時候,直充的輸出電流就是充電電流了.
當然以上的都是指在鋰離子電池的恒流階段或鎳氫電池的充電而言.
如果手機沒有充電管理,把充電的管理移到了直充上,比如許多的CDMA手機都是如此,這個就沒什么好說的,它的輸出寫的很明白,比如輸出:4.2V 500mA,這個就是鋰離子電池恒流恒壓兩個數據了
7.循環充放電一次就是少一次壽命嗎?
循環就是使用,我們是在使用電池,關心的是使用的時間,為了衡量充電電池的到底可以使用多長時間這樣一個性能,就規定了循環次數的定義.實際的用戶使用千變萬化,因為條件不同的試驗是沒有可比性的,要有比較就必須規范循環壽命的定義.
國標如是規定鋰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測試條件及要求:在25度室溫條件下以恒流恒壓方式1C的充電制度充電150分鐘,以恒流1C的放電制度放電到2.75V截止為一次循環.當有一次放電時間小于36分鐘時試驗結束,循環次數必須大于300次.
解釋:
A.這個定義規定了循環壽命的測試是以深充深放方式進行的
B.規定了循環壽命按照這個模式執行后必須超過300次以后容量仍然有60%以上
實際上,不同的循環制度得到的循環次數是截然不同的,比如以上其它的條件不變,僅僅把4.2V的恒壓電壓改為4.1V的恒壓電壓對同一個型號的電池進行循環壽命測試,這樣這個電池就已經不是深充方式了,最后測試得到循環壽命次數可以提高近60%.那么如果把截止電壓提高到3.9V進行測試,其循環次數應該可以增加數倍.
這個關于循環一次就少一次壽命的說法已經有許多友人進行了討論,我只是補充說明一下而已,大家在談論循環次數的時候不能忽視循環的條件,
●拋開規則談論循環次數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循環次數是檢測電池壽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誤區:許多人喜歡把手機鋰離子電池用到自動關機再充電.這個完全沒有必要.
實際上,用戶不可能按照國標測試模式對電池進行使用,沒有一個手機會在2.75V才關機,而其放電模式也不是大電流恒流放電,而是GSM的脈沖放電和平時的小電流放電混合的方式.
有另外一種關于循環壽命的衡量方法,就是時間.有專家提出一般民用的鋰離子電池的壽命是2~3年,結合實際的情況,比如以60%的容量為壽命的終止,加上鋰離子電池的時效作用(參考第9點),用時間來表述循環壽命我認為更為合理.
鉛蓄電池的充電機理就類似與鋰離子電池,是限流限壓方式,使用的方式就是淺充淺放,他的壽命表述就是時間,沒有次數,比如10年.
★★★所以,對于鋰離子電池,沒有必要用到關機再充電,鋰離子電池本來就適合用隨時充電的方式進行使用,這也是他針對鎳氫電池的最大優勢之一,請大家善加利用這個特性.
8.電池容量越高越好嗎?
不同型號(特別是不同體積)的電池,他的容量越高,提供使用的時間越長.拋開體積和重量的因素,當然容量越高越好.
但是同樣的電池型號,標稱容量(比如600mAh)也相同,實際測的初始容量不同:比如一個為660mAh,另一個是605mAh,那么660mAh的就比605mAh的好嗎.
實際情況可能是容量高的是因為電極材料中多了增加初始容量的東西,而減少了電極穩定用的東西,其結果就是循環使用幾十次以后,容量高的電池迅速容量衰竭,而容量低的電池卻依然堅挺.許多國內的電芯廠家往往以這個方式來獲得高容量的電池.而用戶使用半年以后待機時間卻是差得一塌糊涂.
民用的那些AA鎳氫電池(就是五號電池),一般是1400mAh,卻也有標超高容量的(1600mAh),道理也是一樣.
★提高容量的代價就是犧牲循環壽命,廠家不在電池材料的改性上下文章,是不可能真正提高電池容量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