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雙臂單腿跳躍機器人的實時控制技術研究

        雙臂單腿跳躍機器人的實時控制技術研究

        作者: 時間:2009-09-25 來源:網絡 收藏

        3 實驗驗證

        的前期,因為理論和水平的限制,尚不能馬上進入聯機調試階段。但可以設計實驗先對系統的性能作出驗證。

        實驗中:

        周期為5 ms;緩沖區大小為4(即一次發送四個量);實驗中所用到的一次矩陣運算,指對某10維方陣的求逆并乘于另一方陣,系調用Matcom C++矩陣庫實現。一次運算時間約0.1 ms。矩陣運算的作用是模擬實際控制中進行的運算量。實驗數據的采樣頻率為200 Hz,數據值為信號電壓大小,單位為V。

        3.1 實驗設計

        構造一個由輸入控制輸出的系統,即輸出跟隨輸人的動作,這類似于生物的反射回路,雖然算法簡單,但很能說明問題。性不好,輸出就不能很好隨動,對于生物就是反應遲鈍。所以即使從直觀上,這個實驗也能反應出系統的實時性好壞。

        上位機中插入上百次的矩陣運算用以模擬實際中復雜算法的時耗,從而實驗中顯示的實時性性能同樣也可以說明實際可用的實時性。

        實驗框圖如圖5所示。

        控制軟件的運行界面如圖6所示。

        3.2 實驗結果

        實驗中,A/D采得的輸入信號經通信送給PC,PC由此來計算控制量(隨動控制中,輸入/輸出只是簡單的比例關系)再經發送給DSP,最后由DA輸出給電機。

        實驗最終要得到輸入與輸出曲線,看輸出能否很好地跟隨輸入。具體操作上,DSP在把控制量送給D/A的同時,也回送給PC,所以輸入和輸出數據都可由PC采集(即圖中數據存儲按鈕對應的功能)。再借助Matlab的曲線繪制功能來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為顯示系統在高負荷運算下的實時性,以下實驗均在插入100次矩陣運算(時耗約為10 ms)的情況下進行。

        (1)對位置的跟蹤

        輸出等于輸入,如圖7所示,可以看到他們幾乎重合。幾處不吻合的地方是因預估造成的,也說明那一刻PC并未順利將控制量發送給DSP(100次矩陣運算造成的),DSP靠讀取其緩沖區中的估計控制量工作,但并不影響整體的控制效果。

        如果不啟用緩沖,PC一次只發送1個控制量,將得到如圖8所示結果。

        因為DSP默認的輸出是零,控制量的不及時到位,造成’DSP在大部分時間都輸出零。這個輸出加在電機上,根本無法控制電機隨動。

        這就是為仆么在前面說緩沖對提高實時性效果最顯著,他彌補上位機非實時的弱點,從而增加了系統的實時性。

        (2)對速度的跟蹤

        為了更直觀地顯示系統響應的快慢,可以讓電機來跟蹤位移傳感器的速度信號。位移傳感器不動時電機不轉,正向動正轉,反向動反轉。

        如圖9所示,為了保護電機,輸出值是輸入的1/5。可以看到,輸出對不同頻率變化的輸入都很好地隨動。說明系統回路具備了較好的實時性。

        4 結 語

        通過對上下位機模式控制系統的深入分析,發現,在控制同路中,對上位機的要求不是精確定時,而足及時響應,這恰使得在 Wndows平臺下開發上位機控制軟件成為可能。由此,本文提出一種“DSP定時PC從動”實時控制方式,并引入了緩沖機制等提高實時性的關鍵,保證實際應用中控制系統具有較穩健的實時性能。

        本文所設計實驗,已經考慮較苛刻的時間及環境閃素,能說明整個系統具有良好的實時性。該實時控制方案的可行,有效降低了控制系統的開發難度和成本,是關鍵的階段性成果。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石县| 河津市| 马山县| 攀枝花市| 东阳市| 新竹市| 锡林浩特市| 江源县| 漳州市| 泸定县| 武功县| 缙云县| 光泽县| 潜江市| 贵州省| 祁阳县| 大田县| 桐庐县| 瓦房店市| 凉城县| 秦皇岛市| 玉树县| 太白县| 洪雅县| 哈尔滨市| 石柱| 汉川市| 绥滨县| 北海市| 洞头县| 元朗区| 招远市| 曲松县| 鄂尔多斯市| 离岛区| 正镶白旗| 栖霞市| 安阳县| 黔西县| 嘉义县| 高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