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N中免測距距離估計算法的實現與比較
(2)DV-Hop算法是相對較穩定、可預測的算法,由于并不需要實際測量距離,所以它對誤差源并不敏感。DV-Hop算法的路徑是跳數最少的路徑,所以其平均跳距接近通信距離。然而,從錨節點到未知節點路徑上的最后一跳往往比通信距離短,這也會導致對錨節點和未知節點間距的少許高估。在短路徑的情況下,高估的情況更為明顯,正因如此,通信距離越大,錨節點比例越高,跳數越少,而其測距誤差反而越大。
(3)Euclidean算法在精確測量錨節點和未知節點距離方面明顯有效,但僅在沒有通信距離誤差和高連通的網絡中。而這些條件一旦放松,Euclidean算法的性能會急速下降。Euclidean算法在一般情況下對距離的估計均過低,這是由于在選擇時,被迫在兩個相隔較遠的位置間選擇。而大部分情況下,最短距離是不正確的。圖6所示,較短距離r2落在錨節點的通信范圍內。如果r2是正確距離,那么該未知節點應該能夠與錨節點直接通信,避免選擇的需要。未知節點距錨節點有多跳距離時也同樣存在上述情況。因此,在通信距離誤差較小的情況下,相對于高估距離,未知節點更可能會低估其與錨節點的距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0117.htm
如圖7所示,Euclidean算法對于錨節點比例并不敏感。縮小通信距離的主要影響是Euclidean算法無法廣播其錨節點間距。在之前描述Euclidean算法的選擇方法中,需要至少3個已經與錨節點之間僅有一跳,且已經得到距離估計值的鄰居節點。在低連通的網絡中,僅有少量鏈路連接的兩部分往往共享一些錨節點,這也導致在定位階段只能計算更少的一些節點位置。
3 結束語
文中實現無線傳感器網絡中3種免測距距離估計算法:Sum-Dist、DV-Hop和Euclidean,在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由于節點的通信距離有限,為能夠與更遠的節點進行通信,節點間采用多跳的方式進行數據傳遞,這種方式提高了整個網絡的通信能力,也為免測距算法帶來了執行的可能性,實驗結果表明,免測距算法更適合應用于能源攜帶有限、通信能力弱、計算能力弱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網絡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