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污水處理智能化系統的Multi-Agent通信技術與實現

        污水處理智能化系統的Multi-Agent通信技術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0-03-12 來源:網絡 收藏
        分布式人工智能(Distribu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DAI)理論主要研究在邏輯上或物理上分散的智能如何并行地、相互協作地進行問題求解[1]。作為DAI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和前沿學科,基于多智能體(s System,MAS)的分布式智能已受到控制領域研究人員的極大關注[2][4]。MAS的基本思想是將大的復雜系統建造成小的、彼此能相互通信及協調的、易于管理的Agent(智能體,代理)。當單一智能系統沒有足夠的知識、資源和信息去解決一個復雜的問題時,有必要研究如何使較多的小型智能系統之間相互協調、相互合作,以解決較大規模的復雜問題。本文基于理論對于復雜系統的強大表現力及其開放性、的特性,提出了一種構建系統通用模型的新思想,用MAS理論集成系統中分散分布的眾多模型和參數,從而有效解決這一復雜工業過程的控制問題。
        1 基于的污水處理分布式系統
          基于Multi-Agent的污水處理智能化系統模型結構如圖1所示。系統中每個Agent根據環境信息完成各自承擔的工作,多個Agent分工協作,形成一個有組織、有秩序的群體,共同完成特定的任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574.htm

          執行Agent位于現場層,參數采集及現場控制的功能;沖突消解Agent是該智能化系統的核心,其功能是通過對任務規劃信息、故障信息、系統狀態信息以及其他Agent的協作請求信息等的融合,對 Agent行為所產生的沖突進行消解;數據服務Agent的功能是為其他Agent提供統一、靈活的訪問實時數據庫的接口;軟測量Agent的功能是通過易測變量與難測變量之間的數學關系,難測變量的測量;故障診斷Agent是一個專家系統,可對污泥膨脹、污泥解絮、曝氣池泡沫等故障現象進行診斷,并提出解決對策。
        Agent間相互交換信息、進行協調或合作、解決超出單個Agent能力或知識的問題,并真正具有社會性的關鍵是Agent間可以通信。因此, Agent通信是Multi-Agent系統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
        2 MAS的通信語言
          Agent通信語言(Agent Communication Language,ACL)提供了Agent之間交換信息和知識的工具,使Agent之間相互作用達到求解問題的目的。ACL使Agent通信建立在知識級別(Knowledge Level)上,從而使Agent間的通信效率大大高于傳統的分布式計算中的通信。
          目前主要有兩種ACL,一種是1993年美國ARPA的KSE 研究小組提出的KQML(Knowledge Query and Manipulation Language);另一種是1997年歐洲的FIPA(Foundation for Intelligent Physical Agents)協會制定的開放性標準FIPA-ACL。FIPA標準由一系列規范組成,用于規范一個應用程序內部Agent之間和不同應用程序Agent之間的互操作,并對多Agent應用程序互操作中相應的功能模塊進行標準化。由于FIPA-ACL在構建新的原語方面具有很強的能力,并且采用SL(Semantic Language)作為它的內容語言來描述Agent的狀態,所以,FIPA-ACL有逐漸代替KQML的趨勢。
        2.1 FIPA-ACL的系統組成
          FIPA標準由一系列規范組成,每個規范對多Agent應用程序互操作中相應的功能模塊進行標準化。FIPA-ACL規范集合在整個FIPA規范中的位置及其內部的功能規范組成結構如圖2所示。

          由圖2可見,FIPA-ACL規范集合是整個FIPA標準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與Agent管理規范集合、Agent消息傳輸規范集合構成了FIPA標準的主體部分。Interaction Protocols規范集合定義了FIPA-ACL可采用的互操作協議(如請求互操作協議);Communicative Acts規范集合則將Agent在使用FIPA-ACL進行通信過程中的各種語言行為單元(如:request、agree、refuse等)規范為一個CAL(Communicative Acts Library)庫規范;Content Languages規范集合定義了應用在FIPA-ACL消息的內容上不同的表示方式(如:SL),它們可提供不同標準的編碼形式。
        2.2 FIPA-ACL通信機制
          Agent之間的通信是通過構造、封裝、傳輸ACL消息進行的,ACL消息的主要結構如表1所示。

          Agent A為了和Agent B進行通信,首先應該構建ACL消息。如果B提供的服務應采用請求互操作協議,則ACL的Protocol參數就設為fipa-request。A是此次互操作對話的發起者,它與B的第一次通信應視為請求互操作協議的第一個請求動作,這在CAL庫規范中描述為request行為,所以ACL的performative參數應為request。封裝好整個ACL消息后,Agent A選用適當的編碼方式將其編碼,形成有效載荷(Payload),然后再添加信封,信封中包含A和B進行通信所使用協議對應的協議地址。最后,A采用此傳輸協議將信息傳送給Agent B。Agent B收到A發送的消息并根據消息具體的內容加以判斷后,按照請求互操作協議所規定的操作流程對A進行回答。
        3 系統的
          基于FIPA-ACL的污水處理Multi-Agent智能化系統是在開源Java項目JADE(Java Agent Development Framework)提供的多Agent平臺上實現的。JADE完全符合FIPA標準,為多Agent系統的開發者提供了一個功能強大的開發框架,使開發者無需親自從頭實現FIPA的具體規范就能開發出符合FIPA標準的多Agent系統。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江县| 弥渡县| 航空| 海盐县| 秦安县| 舞阳县| 乌鲁木齐市| 商南县| 镶黄旗| 东莞市| 札达县| 陇南市| 宝坻区| 繁昌县| 徐闻县| 苍溪县| 四会市| 南江县| 陆河县| 周口市| 宣城市| 清苑县| 东丰县| 沙湾县| 丹江口市| 汝州市| 内丘县| 叶城县| 龙陵县| 泰宁县| 临潭县| 绥宁县| 海兴县| 封开县| 崇信县| 汤原县| 会泽县| 阳原县| 洪湖市| 田阳县|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