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移動Ad hoc網絡基于鏈路可用時間的動態源路由協議

        移動Ad hoc網絡基于鏈路可用時間的動態源路由協議

        作者: 時間:2011-09-13 來源:網絡 收藏


        2 實驗結果與分析
        仿真實驗使用NS-2.34,在DSR的基礎上實現了所提出的LARP。實驗參數如下:中有50個節點,拓撲區域為1000×1000m,節點隨機分布。模型采用隨機位點模型(RWP),節點最大速度為15m/s。MAC層采用IEEE 802.11。節點通信范圍均為250m。在實驗中隨機選取了12條固定比特率(CBR)的數據流,每個源節點每秒發送120個512字節的CBR分組。仿真為1000s。結果如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763.htm

        i.jpg


        圖2顯示了吞吐量,隨著節點速度的增加,這兩種的吞吐量都呈減小趨勢,但LARP協議的網絡吞吐量明顯高于DSR。這是因為LARP協議選擇具有最大路徑的路徑進行數據包轉發,有效提高了的穩定性,減少了性帶來的影響。

        j.jpg


        圖3顯示了節點移動速度對數據包投遞率的影響。LARP協議的路徑由于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因而減少了斷裂帶來的丟包,有效地提高了數據包投遞率。圖中可以看到,LARP協議的數據包投遞率高于DSR。

        3 結束語
        本文提出了一種協議。該協議以路徑時間作為路徑評價的參數,選擇具有最大路徑可用時間的路徑,避免了頻繁的鏈路斷裂,提高了鏈路穩定性,從而減少了路由發現次數。仿真結果顯示,本文提出的LARP協議同DSR協議相比,顯著地
        提高了路徑穩定性,減少了路由發現次數,有效提高了吞吐量等網絡性能。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眉山市| 贵州省| 泗洪县| 车险| 芷江| 什邡市| 临颍县| 常宁市| 黎川县| 吉木乃县| 鄂州市| 安乡县| 南投市| 兴隆县| 辽中县| 集安市| 高唐县| 佛冈县| 百色市| 萍乡市| 万载县| 进贤县| 抚顺市| 绿春县| 咸阳市| 双桥区| 潍坊市| 武强县| 侯马市| 昌宁县| 绥中县| 类乌齐县| 林西县| 荆州市| 泰来县| 遂平县| 社会| 徐汇区| 阳东县| 潮安县|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