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移動Ad hoc網絡基于鏈路可用時間的動態源路由協議

        移動Ad hoc網絡基于鏈路可用時間的動態源路由協議

        作者: 時間:2011-09-13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為了提高的穩定性,增加路徑,提出一種應用于 (LARP)。該以路徑作為路徑評價的參數,優先選擇具有最大路徑可用時間的路徑進行數據包傳遞。路徑可用時間反映了當前節點對路徑穩定性的影響,其數值取決于路徑中的最小可用時間。仿真結果表明該相對于協議(DSR),提高了路徑穩定性,減少了發現次數,有效提高了吞吐量等性能。
        關鍵詞: ;鏈路穩定性;路徑可用時間;鏈路可用時間

        0 引言
        移動 網絡(MANET)是一種不依賴于任何固定設施的無線網絡。網絡中的節點可以自由移動,具有數據轉發的功能,從而形成了網絡的多跳特性。因此,路由成為移動Ad hoc網絡中進行數據通信的核心問題。
        目前國內外有很多關于路由協議的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先驗式路由協議和反應式路由協議。先驗式路由協議定期更新路由信息,對拓撲結構的變化反應靈敏,但是該類協議需要維護路由表并定期更新路由表信息,費了大量的網絡帶寬。反應式路由協議僅在需要路由時才進行路由發現,有效節省了網絡資源。但是節點的移動可能會導致已有的鏈路發生斷裂,使已有的路徑失效,從而發啟新的路由發現過程。這不僅會降低數據包的成功發送率,還會帶來新的路由發現開銷。
        因此,為了減少移動性帶來的鏈路斷裂,提高鏈路的穩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種鏈路可用時間的路由協議。該協議可以有效增加路徑可用時間,并提高網絡吞吐量等性能。

        1 鏈路可用時間的源路由協議
        本文提出的路由協議LARP選擇具有最大路徑可用時間的路徑進行路由。路徑可用時間由路徑中的最小鏈路可用時間決定,而鏈路可用時間可以通過節點之間的相互運動模型進行計算。另外,為了減少節點隨機移動帶來的影響,通過歷史鏈路可用時間信息,預測下一時刻的鏈路可用時間。
        1.1 路由選擇參數
        1.1.1 鏈路可用時間
        圖1呈現了發送節點s和接收節點r之間的相對移動過程。假設點S代表節點s在時刻t1時所處的位置,在時間t1、t2、t3,節點r相對于節點s的位置分別為R1、R2和R3,這三個時刻s和r之間的距離分別為D1、D2和R,而這些距離可以通過無線傳播模型計算得到。節點s和節點r相
        對地面的移動速度分別為vs和vr,則以s為參照系,如圖1所示,節點r相對于節點s的相對移動速度為v,v=vr-vs。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763.htm

        a.jpg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江市| 密山市| 平果县| 高陵县| 连山| 江油市| 济阳县| 如皋市| 炎陵县| 汽车| 萍乡市| 丹棱县| 大厂| 洪洞县| 乡宁县| 平潭县| 咸丰县| 新乡市| 五华县| 东至县| 霸州市| 河北区| 类乌齐县| 五大连池市| 临沂市| 吉林市| 宕昌县| 唐河县| 卢湾区| 丹寨县| 舟山市| 仲巴县| 三门县| 宁陕县| 鄂伦春自治旗| 泽库县| 房山区| 兴化市| 婺源县| 奉节县| 仪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