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實時內核的電動車電子差速算法仿真
5 電子差速算法仿真平臺及實驗平臺設計
5.1 電子差速算法本體的仿真模型
圖2中,速度基準值模塊通過加速信號等確定Vref(Vref=ωr×r)。Vref為速度基準值,即轉向時前軸外側輪的轉速值。此輪為4個輪子中轉速最大的輪。比例模塊通過查表確定各個輪速與Vref的比例值,轉向模塊確定轉彎的方向。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2447.htm
5.2 電子差速算法仿真結果
在轉向、加速、剎車3種信號作用下,4個輪子的轉速如圖3所示,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電子差速的效果。在時間為1時,由于減速,V1、V2、V3、V4同時減小,同時由于轉向發生變化,在電子差速作用下,V1、V3瞬時增大,而V2和V4瞬時減小,且變化數值不同。在3和4之間,4和5之間,8和9之間轉向也發生變化,電子差速起作用,V1、V3瞬時增大或減小,而V2和V4瞬時減小或增大,且變化數值不同。在5和7之間由于剎車,各輪速度為O。
5.3 電子差速算法實驗平臺的設計
該實物實驗系統的結構主要包括:1臺作為監控設備的PC機及1輛自行構建的具有4個電動輪的低成本電動車實物模型。這兩個部分通過一個自制的簡易CAN/USB網關相連,構成了整個系統的主體。
PC機作為該實驗系統中重要的人機接口之一,用于監視及評價整個系統的運行狀況。通過對電動車實物模型上CAN總線消息的在線監聽,PC機可以在不干擾電動車運行的前提下實時獲得電動車中央控制器、各個電動輪驅動控制器的運行情況;還可在PC機上對獲得的數據進行曲線繪制,并且可將接收到的大量有效數據保存在PC機的硬盤中,為更為復雜的離線分析提供可能。
CAN/USB網關是連接本實驗系統中上位PC機與電動車實物模型的橋梁,是實現現場數據采集的重要設備。該網關完成了CAN總線與USB線的物理接口及協議轉換,具有雙向通信及一定的數據緩沖能力;支持USB2.O高速傳輸協議,通過編程可以支持傳輸速度最高達1 Mb/s的CAN總線通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