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調度算法實現描述

        調度算法實現描述

        作者: 時間:2011-06-06 來源:網絡 收藏

        先假設在一個時頻資源單元內信道是平坦的,不同單元之間的衰落服從獨立的瑞利分布,不同用戶的單元間衰落是獨立的;采用動態資源分配的總吞吐量是所有時頻資源單元的吞吐量的平均值,流程如圖1所示。用戶的傳輸量由用戶申請的傳輸速率來確定。在反饋控制上,對于快變信道,為了糾正由于衰落引起的誤碼,在一定時隙內進行平均,再對平均值進行編碼調制。當然平均時間過長,增益會減小,兩個用戶的服務時間情況如圖2所示,圖中C為瞬時傳輸能力,t1為用戶1的服務時間,t2為用戶2的服務時間,C為用戶1的歸一化短時平均傳輸能力,C為用戶2的歸一化短時平均傳輸能力。當用戶1的平均傳輸能力高時,就為用戶1服務,當用戶2的平均傳輸能力高時,就為用戶2服務。具體步驟為:
        1) 信道按時域和頻域劃分出可分配的時頻資源單元;
        2) 當只采用時域動態資源分配時,根據當時所有頻率上的單元總傳輸能力來決定該時刻為哪一個用戶服務;
        3) 同時采用頻域和時域動態資源分配時,根據不同的子載波組的傳輸能力和不同用戶的傳輸需求,進行子載波組分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0627.htm

        圖1 子載波分配圖 圖2 兩個用戶傳輸能力比較

        資源分配算法的簡化方法
        基于最大時延資源分配方法所利用的用戶傳輸的數據量信息,可以通過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傳輸平均速率作為量度。在一個給定時隙,用戶的平均通過率為:,當前時隙要求的數據速率為: 12(),(),,()KTtTtTtL
        12(),(RtR;因子為:;通過對因子由大到小進行排列,每次傳輸調度因子較 ()/(kRtT
        大的用戶,通過對數據較低的用戶進行一定程度的加權,使每一次傳輸中可占用一個或多個子載波,從而保證一個最低的數據通過率。以用戶數>16個子帶為例,其分配算法為:
        1) 排出調度因子較大的16個用戶;
        2) 按每個用戶的信道條件分配給每個用戶一個子載波組,如果出現重復分配的情況,讓調度因子值較小的用戶選次最大,依次類推;
        3) 若用戶數較多,在反饋信道參數時,只反饋較大的2個或3個傳輸子載波組。



        關鍵詞: 描述 實現 算法 調度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双桥区| 察隅县| 抚顺县| 迭部县| 年辖:市辖区| 韩城市| 孝感市| 安多县| 郓城县| 扎囊县| 伊春市| 泰顺县| 大英县| 从江县| 嵩明县| 乐都县| 聂拉木县| 和静县| 都匀市| 纳雍县| 翁源县| 阜阳市| 怀宁县| 平遥县| 香港| 江油市| 固始县| 五常市| 喀什市| 莒南县| 芮城县| 惠州市| 穆棱市| 桂平市| 乐亭县| 辽源市| 金堂县| 顺义区| 青田县|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