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linux操作系統的進程通信設計

        基于linux操作系統的進程通信設計

        作者: 時間:2012-10-31 來源:網絡 收藏

        下的手段基本上是從Unix平臺上的手段繼承而來的。而對Unix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兩大主力ATT的貝爾實驗室及BSD(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伯克利軟件發布中心)在方面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前者對Unix早期的進程間通信手段進行了系統的改進和擴充,形成了“system V IPC”,通信進程局限在單個計算機內;后者則跳過了該限制,形成了套接口(socket)的進程間通信機制。Linux則把兩者繼承了下來,如圖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8287.htm

        其中,最初Unix IPC包括:管道、FIFO、信號;System V IPC包括:System V消息隊列、System V信號燈、System V共享內存區;Posix IPC包括:Posix消息隊列、Posix信號燈、Posix共享內存區。有兩點需要簡單說明一下:

        1)由于Unix版本的多樣性,電子電氣工程協會(IEEE)開發了一個獨立的Unix標準,這個新的ANSI Unix標準被稱為計算環境的可移植性界面(PSOIX)。現有大部分Unix和流行版本都是遵循POSIX標準的,而Linux從一開始就遵循POSIX標準;

        2)BSD并不是沒有涉足單機內的進程間通信(socket本身就可以用于單機內的進程間通信)。事實上,很多Unix版本的單機IPC留有BSD的痕跡,如4.4BSD支持的匿名內存映射、4.3+BSD對可靠信號語義的實現等等。

        下進程間通信的幾種主要手段簡介:

        1.管道

        管道是進程間通信中最古老的方式,它包括無名管道和有名管道兩種,前者可用于具有親緣關系進程間的通信,即可用于父進程和子進程間的通信,后者額克服了管道沒有名字的限制,因此,除具有前者所具有的功能外,它還允許無親緣關系進程間的通信,即可用于運行于同一臺機器上的任意兩個進程間的通信。

        無名管道由pipe()函數創建:

        #include

        int pipe(int filedis);

        參數filedis返回兩個文件描述符:filedes[0]為讀而打開,filedes為寫而打開。filedes的輸出是filedes[0]的輸入。

        在Linux系統下,有名管道可由兩種方式創建:命令行方式mknod系統調用和函數mkfifo。下面的兩種途徑都在當前目錄下生成了一個名為myfifo的有名管道:

        方式一:mkfifo(myfifo,rw);

        方式二:mknod myfifo p

        生成了有名管道后,就可以使用一般的文件I/O函數如open、close、read、write等來對它進行操作。

        2.消息隊列

        消息隊列是消息的鏈接表,包括Posix消息隊列system V消息隊列。消息隊列用于運行于同一臺機器上的進程間通信,它和管道很相似,有足夠權限的進程可以向隊列中添加消息,被賦予讀權限的進程則可以讀走隊列中的消息。消息隊列克服了信號承載信息量少,管道只能承載無格式字節流以及緩沖區大小受限等缺點。

        我們可以用流管道或者套接口的方式來取代它。

        3.共享內存

        共享內存是運行在同一臺機器上的進程間通信最快的方式,因為數據不需要在不同的進程間復制。通常由一個進程創建一塊共享內存區,其余進程對這塊內存區進行讀寫。共享內存往往與其它通信機制,如信號量結合使用,來達到進程間的同步及互斥。

        首先要用的函數是shmget,它獲得一個共享存儲標識符。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shmget(key_t key, int size, int flag);

        這個函數有點類似大家熟悉的malloc函數,系統按照請求分配size大小的內存用作共享內存。Linux系統內核中每個IPC結構都有的一個非負整數的標識符,這樣對一個消息隊列發送消息時只要引用標識符就可以了。這個標識符是內核由IPC結構的關鍵字得到的,這個關鍵字,就是上面第一個函數的key。數據類型key_t是在頭文件sys/types.h中定義的,它是一個長整形的數據。在我們后面的章節中,還會碰到這個關鍵字。

        當共享內存創建后,其余進程可以調用shmat()將其連接到自身的地址空間中。

        void *shmat(int shmid, void *addr, int flag);

        shmid為shmget函數返回的共享存儲標識符,addr和flag參數決定了以什么方式來確定連接的地址,函數的返回值即是該進程數據段所連接的實際地址,進程可以對此進程進行讀寫操作。

        使用共享存儲來實現進程間通信的注意點是對數據存取的同步,必須確保當一個進程去讀取數據時,它所想要的數據已經寫好了。通常,信號量被要來實現對共享存儲數據存取的同步,另外,可以通過使用shmctl函數設置共享存儲內存的某些標志位如SHM_LOCK、SHM_UNLOCK等來實現。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清县| 和林格尔县| 新余市| 乐东| 来宾市| 二手房| 高邮市| 保康县| 奉节县| 韩城市| 澄江县| 张掖市| 丁青县| 图木舒克市| 广灵县| 乌拉特前旗| 奇台县| 二手房| 霍州市| 孟连| 申扎县| 夏津县| 香港| 射洪县| 六安市| 东至县| 边坝县| 上杭县| 阿坝| 胶南市| 华坪县| 锡林浩特市| 太原市| 牡丹江市| 和田县| 黄浦区| 崇义县| 犍为县| 筠连县| 蒲江县|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