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潛力凸顯 助推汽車智能化
通過電腦、手機等智能終端遠程啟動汽車、調節車內溫度;路況實時導航、自動泊車;在無人駕駛的汽車里,只要說出目的地,汽車將自動駕駛,你可以在車內悠然辦公……這些曾經只存在于電影中的科幻場景,如今,隨著車聯網技術的日趨成熟,這些設想的橋段正在逐漸變成現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5610.htm近日,由通用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攜手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兩大合資企業聯合主辦的“通用汽車杯”車聯網創新應用設計 大賽啟動;5月17日,世界電信日的主題也與車聯網息息相關;6月26日,中國(鄭州)國際汽車后市場博覽會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這些推動車聯網技 術創新、發展的活動使人們對車聯網的關注逐漸升溫。
車聯網尚處發展初期
近年來,汽車和互聯網都發展迅猛,截至2012年6月,全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14億輛,網民數量則更龐大,達到5.38億,以此為基礎,把汽車、交通與互聯網相融合的車聯網在短短幾年就得到了迅速普及。
“目前,國內乘用車中約有30%的品牌配備有車聯網技術。”鄭州汽車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如通用OnStar、寶馬Conneted Drive、豐田G-book和日產Carwings等系統。據了解,在1997年,通用汽車公司在凱迪拉克汽車上安裝了安吉星(OnStar)系統,揭 開了現代車聯網服務的序幕。據安吉星官方消息,截至2012年,安吉星在國內的用戶人數已突破50萬,累計為中國車主提供了超過2200萬次導航服務。
“開車過程中,手動接打電話、輸入導航目的地很不安全。出于安全考慮,在購車時選購了搭載有人機交互系統 inkaNet-iVoka的榮威350。”車主武先生表示,“經常用到的就是語音導航功能,還有通過語音命令控制打開音樂和收音機、撥打電話、收發短信等。”
車聯網技術的應用將使汽車不僅僅是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賦予汽車產品更多的魅力,實現人、車、交通之間的信息交流、聯通,讓行車生活更安全、便捷。
在國內市場上,應用最多的車聯網技術當屬語音識別技術,但該技術僅限于語音導航、語音指令等服務。有業界人士稱:“車聯網要為我們實現的是無人駕駛、智 能交通的全新時代,現在已經應用的車聯網服務只屬于車聯網概念的一部分,搜集路況、碰撞預警系統、汽車夜視輔助系統、疲勞駕駛提醒系統等服務還未得到普 及,當然,還有更多的智能服務等待我們去研發。所以目前車聯網還處于起步階段,成熟尚需時日。”
車聯網將創造出智能汽車生活,目前,國內車聯網環境已經形成,其未來的市場規模不容小覷。很多車企也都看到了市場前景的龐大,寶馬、奔馳、奧迪等國外汽車巨頭紛紛推出自己的互聯駕駛系統,無疑,車聯網領域將成為未來車企競爭的一項利器。
據有關部門預測,到2015年我國汽車產量規劃將達到2500萬輛,車聯網應用和服務滲透率或接近10%,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業界也普遍預測,汽車可能成為繼PC、智能手機之后一種新的互聯網終端,將會越來越智能化、信息化。
“車聯網產業是蓬勃興起的朝陽產業,我們每一個車聯網產業人對此都充滿信心。”中國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方竹近日表示,“車聯網在國內的發 展速度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根據我們掌握到的情況,到今年底,豐田、通用、大眾、本田等國內外絕大多數車企都已完成或即將完成國內布局及服務上線。”
對處于同質化嚴重、銷量微增長的車企而言,車聯網是凸顯創新實力、服務實力,突破競爭瓶頸的絕佳機遇。但在車聯網領域開拓市場,并不容易。
“很多用戶還不了解車聯網,或者說還未感受到車聯網帶來的行車體驗。”有經銷商告訴記者,“現在,車聯網還屬于新生事物,要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引導消費 者購買配備車聯網功能的汽車,就必須開發更安全、更實用、更好用的車聯網系統,使車聯網的價值與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相融合,才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