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申請4G牌照或為打通全產業鏈最后一環
繼投資光纖設備商后,鴻海又把目標向下游延伸,意圖取得臺灣首批4G通信牌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5591.htm“目前對于臺灣4G牌照的競標確實正在評估。”臺灣鴻海集團內部人士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競標4G牌照是鴻海“8屏1網1云”產業規劃布局中的一環,相當于一個終端渠道,未來鴻海希望借此打通整個產業鏈,便于自身產品的銷售。
此前,鴻海已經顯示出對基礎網絡建設的濃厚興趣,入股臺揚、臺通等廠商并參與臺灣智能光網增資案。有臺灣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如果鴻海取得4G牌照,將有機會和此前的光纖設備投資做深度結合,將自己軟硬件內容共同輸出。
向下布局通信運營
“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近日公布了4G牌照的競拍底價,競爭者包括臺灣地區傳統的電信運營商“中華電信”、大哥大、遠傳電信等,但令人關注的是,在此次招標中,鴻海也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
據媒體報道,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已從電信及有線電視產業延攬人才操盤,未來并可能與臺灣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結盟,共同布局4G市場。
“目前和潤泰的合作確實在進行,但雙方的團隊都還在評估階段,未來鴻??赡苁亲约鹤?,也有可能是尋求合作伙伴。”鴻海發言人對記者說。
目前潤泰集團已經投資了一家臺灣地區的電信運營商“全球一動”,現在正進行投標4G的最后準備中。但由于NCC規定投標者的資本額一定得高于60億元新臺幣,而全球一動目前資本額僅為35億元新臺幣,所以在業內看來,此次潤泰與鴻海的接觸被看作是“相互幫忙”。
“如果雙方結盟,全球一動在臺北市就有機會使用鴻海集團此前增資的‘臺灣智能光網’所布建的光纖網絡,以較理想的使用價格進入該行業。而鴻海方面也可以盡快達到布局基礎網絡的目的。”上述臺灣分析師對記者說。
而在此前,鴻海集團早已經開始在網絡通訊領域上的布局。
去年9月份,鴻海(2317.TW)、建漢(3062.TW)與臺揚(2314.TW)宣布簽署18億元新臺幣私募投資協議書和策略合作契約。三方合作的背景是,鴻??春脽o線寬頻領域的商機,與建漢共同投資微波和衛星通訊廠臺陽,是為了爭取在全球4G通訊技術和衛星通訊需求下產生的“硬件商機”。但隨后鴻海入股臺通光電后,又取得了22.79%的臺灣智慧光網股權,成為臺通光電以外最大法人股東。
DIGITIMES研究機構指出,過去鴻海通過收購或是入股投資取得臺灣網通設備廠股權,主要考慮網通設備生產銷售訂單。而現在,擺在鴻海目前的是如何通過不同領域的布局,活化鴻海目前既有的技術、產品,甚至是客戶關系資源,讓鴻海集團得以在制造、技術以外,再長出另一個應用與服務。
全產業鏈
“鴻海并不是想成為像大陸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那樣的電信運營商,而是希望通過合作或者聯盟的方式進入到這個行業,從而打通全產業鏈。”上述鴻海內部人士對記者說。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目前鴻海也在賣自己的電視,在臺灣地區是和‘中華電信’合作,在大陸是和樂視合作,電視的內容都需要走網絡傳輸,如果我們有這方面的資源和技術,就能更好地支持內容傳輸。”鴻海發言人對記者說,此前與臺通的合作就是看中了臺通在光纖技術這塊,而做好通信行業的周邊技術也能提高鴻海“8屏1網1云”的產業規劃。
也就是說,鴻海富士康透過不同的管道,在市場上推動各尺寸的智能電視,目的是希望先把終端的載具導入市場,這些載具需要大量、實時的數據作為內容與服務供應的基礎,不論是對目前的有線或無線網絡而言,均會是極大的負擔,而光纖正好可以解決相關問題。透過一系列的整合,再加上目前持續進行的服務與內容方面的投資得以有所成果,鴻海也將成為了最具有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供貨商,是另一種成功轉型商貿的模式。
據接近鴻海人士介紹,郭臺銘對這種轉型模式高度期待,“8屏1網1云”的產業規劃中,8個屏幕涵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電視、可攜式電視、教育顯示、醫療顯示、發光二極體(LED)室外顯示等終端應用,而串聯這些屏幕需要的就是網絡和云端技術,所以鴻海也在投資上較為傾向于選擇此類項目。
“以往鴻海在全球積極布局生產基地,打造的是制造王國,但電信網絡和數位匯流對消費者生活與產業的影響日益加大,這一點不能不被重視。”此前,熟悉相關產業的一名分析師對記者表示,鴻海收購的目的就是希望扮演基礎建設電路服務供應商的角色,把自己的內容資源輸送出去。
“倘若郭臺銘可以取得移動寬帶通訊的投資機會,就有機會將其光纖網絡進行深度連結,且移動裝置也將因而有移動網絡的支撐而有更理想表現。”上述臺灣分析師說。
伺服電機相關文章:伺服電機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