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市場分析 > IC設計業:搶先機育龍頭

        IC設計業:搶先機育龍頭

        —— 發展喜憂參半
        作者: 時間:2012-12-04 來源:電子信息產業網 收藏

          在手機、數字電視、移動互聯終端等熱點市場需求的推動下,今年以來,我國設計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上半年累計銷售收入達224.7億元,同比增長20.8%,再次成為我國集成電路全行業的亮點。但從未來發展來看,設計業仍然面臨外需疲軟、內需不足、增速趨緩等諸多壓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9708.htm

          發展喜憂參半

          今年我國IC設計業的發展,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已有兩家IC設計企業營業額突破10億美元的關口,實現了我國IC設計企業的規模發展目標。憂的是,目前國內的很多小企業滿足于做低端產品,以拼成本、拼價格為主,并且產品極具近似性,差異化程度不高。

          同時,IC設計業的發展無法擺脫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對此指出:“宏觀經濟環境不佳肯定會影響IC設計業的整體發展,使市場增速減慢,但還不會對整個IC設計行業造成大的危機。在歷史上,IC行業的發展存在周期性,增長率會不斷波動,目前情況尚在正常范圍之內。”談到明年IC設計業的發展,魏少軍認為,可能會與今年持平,也可能會弱于今年。

          對于我國IC設計業的發展態勢,魏少軍表示:“國內IC設計業整體規模不小,但是單個企業規模仍然偏小,尚沒有一家企業規模能進入全球前十。下一步目標是中國IC設計企業能夠進入全球前十,同時提升設計能力和高端人才儲備。”

          深圳市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蔡錦江認為,現在的電子制造業已從成本制造開始轉向創意制造,與高端制造相結合的智慧制造才是中國電子制造業的未來。對于中國的IC設計業,很多雷同的公司會面臨利潤與營業收入雙下滑的局面,特別是在電源與電視領域。

          當前,中國IC設計業已經進入與國際設計業巨頭直面競爭的階段。但從企業規模來看,國內IC企業與國際巨頭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在有限的市場空間尋求一線生機,展訊通信(天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路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幾年前當展訊剛起步時,市場已被國外芯片公司所占據,行業幾乎沒有空間。但進入市場后,展訊以2G3G4G為契機,量身打造,貼近客戶需求,并全程服務,迅速解決技術問題。同時重視市場推廣,提供高強度的市場推廣支持和周全的整合式行銷輔助,從而獲得消費者關注。此外,企業要有創新的能力,展訊創新的原動力就是危機意識、玩命精神、超越的勇氣。”搶占新興市場

          2012年中國智能手機容量預計可達1.81億部,到2015年智能手機將占中國手機市場份額的85%。-SCDMA芯片2014年的需求將達到1.2億顆,同時支持-SCDMA和WCDMA的多模終端芯片市場機會巨大。

          “移動互聯的爆發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給IC設計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魏少軍表示,“其實,市場上的機會永遠都是存在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這些新興產業都需要IC做支撐和基礎,關鍵是中國企業如何才能把握住這些機會,如何開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適應新興產業的商業模式、開發模式、應用環境等顯得非常重要。”

          對于移動互聯網市場,羅路認為,要依托中國市場發展移動互聯產業。他指出:“一是在終端市場方面,要抓住國內3G市場熱潮,不斷拓展海外市場和持續增長的全球市場;二是在終端產業鏈方面,要建立全球最完整的終端產業鏈以及分布在全球的營銷渠道。通過終端市場和終端產業鏈,從而獲取市場占有率。”

          本土IC設計企業具有先天的本土優勢,只要把握好移動互聯和新興產業的市場脈搏,其技術緊跟市場發展步伐,那么就可獲得一席之地。“中國企業在市場變化迅速的產品領域占有一定的優勢。”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主任邱善勤指出。從我國IC設計產品應用領域來看,通信、消費、工業是主要消費市場,尤其是在手機、平板電腦、多媒體播放機、電子書、打印機等消費產品上,國產芯片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制造工藝達到40納米甚至28納米,手機SoC芯片、電源的管理芯片等已經進入三星等國際大廠的供應鏈。

          加快整合重組

          近年來,國際IC業間兼并重組不斷加快。2012年出資14億美元兼并英飛凌的手機芯片部,美光用25億美元兼并爾必達,聯發科用38億美元兼并Mstar,和臺積電注資ASML,Imagination用6000萬美元收購MIPS。在我國半導體產業做大做強的過程中,兼并重組是無法繞開的路徑。

          對于行業整合,羅路認為不可避免。他指出:“中國集成電路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知名企業少,有些企業慢慢就消失了。中國集成電路要想突破困境,需要進行合并與重組。在整合中,企業要考慮自身的實力和資源,同時要有眼光,不一定非要兼并大企業。如果一家小企業的技術非常有獨特性,而且能夠縮短產品的上市周期,那么合并這樣的小公司就比較有意義,如蘋果就曾兼并過許多小公司。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兼并可能出現1+1<1的情況,這就需要芯片企業認真思考。同時,在整合過程中,政府干預也必不可少。”

          在整合的操作上,邱善勤認為:“需要推動企業兼并重組,資本助力做大做強。通過央企等龍頭企業整合產業鏈,把集成電路業務作為整個電子信息業務的一環,通過芯片的技術創新,提高已有產品的技術含量、附加值、服務能力,帶動整機行業的創新。”

          在現實中,行業整合與重組的步伐一直緩慢,魏少軍對此表示:“中國IC設計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加大整合重組力度,打造設計業航母。”他進一步分析了原因,一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被并購等同于失敗”的觀念根深蒂固,“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思想十分普遍。二是目前國內IC設計企業大多還處在初創階段,企業家群體還沒有出現,“寧做雞頭不當鳳尾”的思想過盛。要想改變當前的局面,需要呼喚企業家精神的出現,努力培養一批嗅覺敏銳、富有遠見、具備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團隊。此外,企業并購重組是市場行為,不是政府行為,如果僅靠政府推動,企業家不配合是做不成的。

          今年,MIPS被Imagination收購。MIPS中國市場營銷主管費浙平提到:“從歐美和我國臺灣企業整合的舉措來看,他們認為做的是‘大合’。中國大陸地區應該調整觀念,客觀地看待兼并與整合。有時,合并并不是被吃掉,而是一種互補和提升。”

          未來5年是中國IC設計業發展的關鍵期。蔡錦江指出:“中國IC設計業發展會遭遇危機,但是機遇也在這5年。如果錯過了這5年,中國電子業沒有升級成功,那就是我們民族的悲哀。我們要與國內各個領域的龍頭企業協同創新,打造國外企業沒有辦法比擬的優勢。”

          順應潮流,才能更好地發展。當IC設計業整合的這股趨勢不可避免時,與其到時被動地整合,不如此刻主動地選擇。



        關鍵詞: 英特爾 IC芯片 T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柳林县| 宁波市| 郸城县| 永济市| 舟曲县| 延吉市| 雅江县| 徐水县| 秭归县| 桂平市| 平昌县| 湟源县| 隆化县| 河东区| 横峰县| 漳浦县| 依安县| 阿城市| 柳林县| 贡山| 遵义市| 吴川市| 望江县| 上虞市| 普洱| 六盘水市| 沅江市| 临西县| 柳江县| 怀安县| 英德市| 宜兰县| 通城县| 叶城县| 肥西县| 台前县| 吉隆县| 沧源| 读书|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