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公司如何走好第一步:生存?
前述的中微電也在做大量的軟件和應用開發工作,正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這時最需要自信和堅持。“如果把時光倒退十年,MIPS肯定比ARM強,我們不要看一家企業今天如何強大。任何企業都有一個發展過程,要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待一家企業。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技術,是競爭對手沒有的技術架構。”中微電的業務拓展副總裁曹安生說。據悉,處理器是否成功,還與相應的操作系統、開發工具、生態環境等有關。目前Google正在推LLVM(底層虛擬機器),如果能普及的話,以后所有基于LLVM的應用,跟下層的CPU架構是無關的。那時,用ARM、MIPS或中微電UPU跑的應用都可以是一模一樣的。如果這個生態鏈能夠完善,中微電明年計劃推出的IC2——四核-16線程,相當于16個核,如果價格不超過20美元,而競爭對手是四核-30美元或者更高,用戶的選擇會顯而易見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5861.htm



人才與資金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初創公司需要有頂尖的高科技研發人才。典型地,中微電有自己完整的編譯器,這歸功于中微電的編譯器的專家——Fred Chow,曾是MIPS科技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主持過MIPS的Open64編譯軟件設計。
華瀾雖然2011年4月才成立,但其核心技術人員來自美國硅谷,有近十年的存儲控制器國際一線公司開發經驗。總投資額1.25億元人民幣。其團隊獨創的多核存儲控制技術也曾被Intel作為收購對象。
IC的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擁有強大資金的企業成為了創新的主體,而高校的創新力相對減弱了。尤其IC進入到28nm時代以后,研發的資金門檻進一步提到了。”蔡錦江分析道。
向市場導向轉型
三年下來,華芯已經成功地實現了從技術導向到市場導向的一個轉型。今天任何一個華芯的技術人員在談論產品的時候,都不再說這個技術有多復雜了。能不能賺錢?這是首先要考慮的。當然,不賺錢是不是就不做了?也不盡然。
小結
“我們在摸著石頭過河,也害怕一招不慎,滿盤皆輸。”“我常說‘活著就是價值。’我們的跳越式發展、快速發展都是為了要活下去。而且活下去一定要立足市場,如果產品在市場上不賺錢,沒有利潤,企業是很難做大做強的。”華芯高傳貴的話語道出了初創公司的心聲。
但是,就像寓言《小馬過河》一樣,每家公司過河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靈活掌握”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