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公司如何走好第一步:生存?
摘要:通過對半導體協會領導和IC設計的初創公司的訪問,探討了IC設計領域的初創公司如何生存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5861.htm我國目前有500多家設計公司,其中活躍著一批初創公司。盡管各自成立的背景不同、服務的領域不同,但是首先都是要解決生存的問題。在當前產業環境下,他們有哪些機會和挑戰?
以創新帶動創業
業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小公司靠技術,大公司靠標準。”可見技術對于小公司的重要性。深圳市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蔡錦江特別強調創新性技術的重要性,而且有時這還容易被忽略,也是造成很多初創企業失敗的主要原因。
創新性技術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技術具有獨創性,能解決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但技術本身并不一定要在參數上有多么領先。有些技術型企業片面追求產品性能指標的先進,做出來的產品卻并不適用,而有些企業的產品可能沒有用到最新工藝技術,但卻巧妙地實現了某些特定功能,自然能得到更多市場機會。
第二層含義是技術需要滿足當前或者未來應用的需求,如果只是為了創新而標新立異,也不能得到用戶的認可。這就需要企業走近用戶,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包括一些用戶有時自己都可能沒有想到的需求,如果能經常想到用戶的前面,企業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在第一層含義方面的典型代表如深圳中微電科技有限公司的系統級芯片(SoC)——IC1。該芯片采用自有的和諧統調處理器(UPU) IP技術,把兩種不同類型的處理器——CPU和GPU統一在一個核芯內,主頻600MHz,是雙UPU核-8線程芯片。每個UPU核有4個線程,相當于4個SMP(對稱多處理)核,既可是GPU也可是UPU,而且動態可調,執行效率很高。
第二層含義方面,創立才一年多的華瀾微電子有限公司在數據安全存儲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據華瀾CEO(首席執行官)劉衛東介紹,其第一代SD/eMMC(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Embedded MultiMediaCard)主控制器——S281在性能上比海外一流品牌要高,并且集成了很多未來應用中需要的功能,創新性地將存儲和加密合二為一,是國內外移動支付以及需要在移動終端上進行加密應用的客戶所需的產品。目前國內外眾多移動支付和移動終端加密類應用開發公司已成為華瀾的客戶。
實際上,第二層創新是中國企業較為擅長的模式。“深圳創新的第一優勢是整合創新和微創新積累。”深半協的蔡錦江指出。微創新的典型是創維的酷開電視,增加了一個USB Host,就賣得很好。
找到獨特,劍走偏鋒
每家企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優勢。以成立三年、主做DRAM的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為例,DRAM是個通用產品,通用是把雙刃劍,好處是市場廣闊,只要符合國際標準產品就很好推廣,但風險就在于和三星、美光這樣的國際大廠競爭時,華芯會處于明顯的弱勢地位。那華芯有什么優勢?“我們的優勢是技術支持、方案調校和本地化的支持服務。我們要保證給客戶高品質產品與服務的承諾。” 總裁高傳貴說。因此,華芯沒有把價格作為一個很大的賣點,也不做山寨。其產品定位是高品質、高性能、好價格。”
高傳貴認為,華芯之所以走到今天,首先得益于高品質。有的海外一線品牌存儲器芯片在國內IT(信息技術)整機廠出了問題,華芯做了深層分析后,確認是那些一線存儲器大廠的某些批次的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在專業分析結果面前,那些一線大廠也不得不承認。可見,雖然DRAM是個通用產品,但技術支持和本地化服務同樣很重要,這就是華芯存在的價值。
由于要追求高品質和性能,因此“與國際大廠的差距不再是產品的性能差距,而是一個綜合品牌的差距。”于是必須要做細分市場服務。這樣不僅能夠避開大廠的競爭,還能盡可能多地發揮出本地化優勢和技術服務優勢。在細分市場里,在2Gb、1Gb高頻DDR2 DRAM方面,華芯的產品性能可以超出標準,例如標準是800MHz,華芯可以做到1066MHz。即在同樣價格下,性能更高,這就是附加值。高頻產品可以用在工控、嵌入式系統等,這些市場雖然很難打,因為很細、分散,但一旦積累下來,它們就是你的穩固市場。
所有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殊途同歸——做品脾。因此,華芯從起步就做品牌,現在已推出的產品以2Gb、1Gb的DDR2 DRAM為主,最近要出512Mb等中等容量的產品——這些不是國際大廠的主流產品。如果這個階段成功了,計劃再向下一個階段發展。
建立自主可控的產業鏈
“今天,我們看到太多的IC設計公司做到第三年、第四年的時候就進行不下去了,原因很多,有人才問題,資金問題,還有產品推廣的問題。”華芯高傳貴意識到,要想站穩腳跟,核心還是形成自主可控的IC與整機應用互動的產業鏈條。因此,華芯經過三年努力,已經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從技術到產品,從產品到應用,從應用到客戶的產業鏈。
因為今天這種產業整合的環境下做IC產業,需要把從技術到市場的每個環節都做好,而不是單純的做技術。
穩扎穩打
“要沖銷售額很容易,但是我們要遵循自身發展的規律,不能盲目擴張,穩健發展更重要。”華芯高傳貴說。據悉,組建三年的華芯今年力爭突破2億元產值,但2億元,在中國存儲器圈里連千分之一都占不到。但現在華芯是在做企業,不是單純地在做產品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