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學生應該把項目持續做下去
—— ——尤其要重視那些造福社會的項目
很多競賽項目其實有很大的商業前景,例如往屆的汽車黑匣子方案,現在很多出租車已經裝載了這類的黑匣子,但是當年學生們做完、畢業了就沒有繼續下去。還有很多學校的畢設項目,學生們一畢業項目也“畢業”了。
“如果我們這樣的教育體制繼續下去的話,真正的創新人才是漏網之魚。在我們體制內是出不了人才,而是那些漏網之魚慢慢地出來了!”韋鈺院士在前兩年英特爾與清華大學合作了一次創新國際研討會感慨地說。
“全社會都在拷問自己,我們創新的機制、我們創新教育的方式以及我們對人才的培養和發展的平臺,有沒有一個很好的聯系。”英特爾中國執行董事戈峻稱。
為此,在“2012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期間,英特爾將會持續關注獲獎團隊;不過,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這些學生能夠持續地做下去,不要因為項目結束了,大賽結束了,得了獎就完了,尤其是對社會特別有意義的一些項目,還是要往未來商業化、產業化的方向努力。英特爾這次專門引入十幾家企業,希望能夠與學生的項目有所對接。
據悉,英特爾現在正積極地抓這些漏網之魚,幾年來,舉辦了很多從中學到大學的大賽和論壇。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英特爾希望能夠促進教學方式的改革,并選拔出一些好的人才,再起到一些引領、催化作用,讓更多社會分子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間來,把創新教育的事業做得更好。
照片 2012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上,獲獎學生向企業界展示項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