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三鄭樹生成體制耗斗犧牲品 易主惠普影響對決思科華為
"出于個人原因當然僅僅是個說辭了",艾媒咨詢CEO張毅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采訪時認為,對于鄭樹生離職背后深遠的原因,可以從華三體制內耗結果角度解讀。由于該公司是兩個通訊巨頭的產物,各持有51%股份,以及后來惠普與3Com的資本交易,使得鄭的角色在一定程度注定會成為耗斗犧牲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4431.htm同樣需要關注的是,華三雖然在中國的企業網領域已穩拿第一交椅,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提速,華三原有業務在國內市場不可避免受到一定的挑戰;并且惠普搖擺不定,其介入并沒有能夠給華三的國際化路子提供足夠的幫助。張毅對記者說,作為老華為人出身的鄭樹生,具有雄厚的野心,顯然不甘心在如此"蝸居"中埋沒。
而華三全球營銷總裁吳敬傳將接替鄭的職位這一信息也十分耐人尋味。業界人士告訴IT商業新聞網說,營銷總裁接任的最主要用意,其實就是源自華三擔心銷售渠道和客戶的流失。因此這個信息其實透露出,"華三在客戶和渠道方面是最值得擔心的"。"畢竟鄭是這個公司的一手締造者和領導人,其離開對于企業信心,以及客戶對企業的信心,都是非常大的挑戰"。
未來之戰
可以預見的是,華三在未來會與思科和華為展開一場又一場對決。對手日漸強大,如何讓自己的身手更加敏捷,這個問題會一直如影隨形。
華為目前的年銷售收入約320億美元,其也已從去年開始在企業網市場大肆擴張,向企業網和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終端市場大舉進兵。其實,在放棄華三的控制權后,華為在數據通信領域不曾松懈過,據說,與華三同類的產品,在華為內部都有研發與后備。華三的未來不容樂觀。
或許,從易主惠普那時開始,華三的命運就已遇到了轉折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