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恰當的超低靜態電流LDO穩壓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3988.htm
在系統周期性地從休眠模式進入滿額功率模式的應用中,AE引腳非常有用。如果這兩種狀態之間的過渡極快,就會遭受大的欠沖。雖然NCP4587/9與其它LDO相比具有極佳的負載瞬態響應,通過將AE引腳與微控制器(MCU) I/O線路(舉例而言)連接并通過此I/O線路提前提示負載電流需求增加,就可以進一步優化欠沖。作為實際案例,許多GPS接收器芯片組配備了外部喚醒(WAKEUP)信號來提前提示GPS從休眠狀態轉換狀態。信號通常連接至外部有源天線電源,也可以與為GPS芯片組供電的穩壓器一起使用。通過這種方式,LDO穩壓器在GPS從休眠模式過渡到滿額功率模式之前就手動地設定為較高的接地電流消耗模式,從而提升動態性能。
靜態電流差異及其對電池使用時間的影響
下面將更密切地審視數據表中的靜態電流規格與實際測量結果的比較。在某些情況下,數據表中標明的數據可能會與實際測量值差異極大。我們將確定要查看的某些參數,從而避免電流消耗超出預計。
例如,我們可以考慮都帶有自適應接地電流配置的兩款極相似的LDO:典型IQ為10 μA的NCP702及典型IQ為11 μA的某LDO競爭器件。表2顯示了IOUT為0 μA時數據表靜態電流值及IOUT為10 μA和50 μA的實際接地電流消耗測量值?! ?/p>

在NCP702的案例中,IOUT為10 μA時測得的IGND值與數據表中的IQ值極為接近。相比較而言,競爭器件在IOUT為10 μA時的實際IGND測量值要比數據表中的IQ值高出約49%。
靜態電流的差異對電池使用時間到底有多大的影響?這個問題還不能簡單而論,它跟LDO的具體終端應用有關。安森美半導體以使用LDO將電池電壓向下轉換并為負載提供電流的應用為例,基于NCP702和上述LDO競爭器件進行了測試比較。結果顯示,在IOUT為40 μA的輕載條件下,NCP702節省能耗約20%。但較大負載時,由于LED接地電流相對于從電池吸收的輸出電流較小,就沒有明顯的節省能耗優勢了。
負載電流變化對電池使用時間的影響
LDO輸出電流極少保持恒定,我們可以擴展研究范圍,考慮負載電流變化的情況。通常在這類應用中,采用LDO穩壓器供電的電路會在休眠模式與工作模式之間轉換。例如,圖8顯示了占空比為10%的某應用的負載電流特性。負載在休眠模式下消耗40 μA電流,工作模式下電流消耗為100 mA。在輸出電流為40 μA時,NCP702將增加11.1 μA的接地電流,故總電池電流為51.1 μA。相同輸出電流時,LDO競爭器件增加的接地電流為21.4 μA,相應消耗的總電池電流為61.4 μA。兩者之間相差20.2%。這表示在休眠模式下NCL704能節省電池電量消耗。圖9顯示的則是NCP702在不同占空比時能夠節省的電池電量?! ?/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