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打造3D音頻,讓耳朵不輸眼睛
現在一提到3D,估計大家首先想到的是3D電視。3D顯示的發展如火如荼,由需要佩戴3D眼鏡觀看到裸眼3D的問世,每一個進步都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視覺沖擊體驗。可是如果當我們坐在超炫的3D電視前面,眼睛享受視覺大餐的同時,往耳朵輸送的卻是變化單調的聲音,此時就覺得還有一些遺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6258.htm 德州儀器中國區市場開發高性能模擬產品銷售工程師信本偉先生說,出現音頻與視頻發展不同步是因為現在的產品都做超薄,超小,正常來講,有限的空間不允許放進3D效果的喇叭,而且現在喇叭越來越薄,它的共振腔的體系不夠,就會覺得聲音很薄,效果很差。要做好音效處理,其算法是很復雜的,而且需要很強勁的DSP、USB、做高數據量的計算,所以音頻的發展就跟不上視頻的步伐了。
德州儀器中國區市場開發高性能模擬產品銷售工程師信本偉先生
為了讓耳朵享受不輸眼睛,TI推出了一款可簡化多揚聲器便攜式產品空間的音頻系統設計和編程的集成電路LM48901,信先生稱之為是在音頻產品里0.5代跨時代的產品,因為LM48901是在原有技術上的大膽發展,使用很小的DSP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可以應用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擴展底座和條形音箱方面,能夠為空間受限的應用帶來身臨其境的音頻體驗。以后我們用筆記本看電影,也能有環繞立體聲的享受。
此刻,迫不及待的想知道,LM48901使用什么技術讓聲音實現身臨其境的3D效果呢?信先生介紹三種技術可以增強空間擴展音頻:波束成形、串音消除和3D定位技術(HRTF)。
通過控制音頻的方向來實現3D的效果,一個喇叭發出來的聲音是半圓周的擴展方式,當多個喇叭發聲時候,就會有聲波和聲波之間的衍射,兩個聲波碰到一起以后會反向再運作,此時會出現陣列方向性,通過一些人為控制聲波傳動的方向來實現聲場擴展,就是波束成形技術。
串音消除技術可以真正讓聲音去該去的領域,從左邊出來到右邊或者從右邊出來到左邊的聲音不會很快的交叉在聽者的眼前,應用此技術后我們聽聲音就像是從正前方的某個點發出來的,從而會有虛擬耳機的效果。
3D定位技術(HRTF)是在空間算法上的一個突破,HRTF技術可以創建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感覺,給聽者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立體音效。
LM48901對于工程師來說具備了哪些開發優勢呢?
首先,簡化了音頻編程,TI一直倡導簡化開發過程,所有的算法、編程全部集成于IC中,工程師不需要再做DSP二次開發,在簡單的軟件平臺上,只需要改變硬件位置就能夠實現產品的差異化設計。
第二,靈活的聲道能力,LM48901有四個聲道,但可以很靈活地編程為2.1,或者編程為6個聲道、8個聲道,把兩片或者三片配在一起就可以實現。
第三,集成了2W的功放驅動器,相當于集成了4個聲道,2W的功放,成本比使用正常四片要便宜得多。
LM48901有兩種封裝類型,36引腳的3.2mm*3.4mm微型SMD和32引腳的5mm*5mm
LLP,滿足不同的市場應用。
親身體驗了一下用LM48901做成的小音箱帶來的效果,聲音更加渾重而立體。
讓耳朵的待遇不輸眼睛,視聽享受從此要保持一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