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韓存儲器芯片微細制程比重占優勢

        韓存儲器芯片微細制程比重占優勢

        作者: 時間:2011-06-09 來源:中國IC網 收藏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半導體業者在衡量業者競爭力高低的微細制程比重大占優勢,維持在全球DRAM市場的主導權,尤其40納米等級微細制程擴大,使韓國企業市占率隨之擴大,在2011年第1季寫下不錯成績,其它DRAM業者因轉換制程時機較晚,第1季營收多不理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0212.htm

          據報道,(SAMSung ElectrONics)和海力士(Hynix)等韓國DRAM半導體業者40納米等級制程比重超過50%以上。而美國美光(Micron)、日本爾必達(Elpida)、臺廠南亞等競爭業者40納米等級制程比重未滿20~40%,華亞和力晶等比重則停留在約10%。

          最早轉換微細制程的三星將50納米等級制程減少21%,并將40納米制程大幅提升至75%。且三星也是DRAM業界中唯一將制程擴大到30納米等級的業者,比重占4%。

          海力士則緊跟在三星之后。海力士的60納米制程比重占1%、50納米制程比重占34%、40納米制程占65%等,其中以40納米制程占比重最高。

          美光、爾必達、南亞等競爭業者仍以50納米制程比重較高,美光50納米制程比重占72%,南亞則接近70%。爾必達40納米制程比重占41%,雖然整體來說40納米制程占比最高,但60納米和50納米制程合計占比達60%,比重過半,與韓國業者相比仍有很大差異。

          韓國業者逐漸將生產主力轉換到40納米制程,制程轉換已大部分整理完成,美光則還有1%采70納米制程,7%為60納米制程,爾必達也還有25%使用60奈米制程。

          韓國相關業者表示,爾必達宣布2011年7月將會投入20納米制程量產,但目前轉換到40納米制程的比重仍偏低,甚至無法進入30納米制程,較難立即轉換到20納米制程。韓國業者也認為,60納米制程比重至今仍達4分之1,可能是轉換新制程上遭遇瓶頸的間接性證據。

          除此之外,臺廠華亞科和力晶40納米制程比重各為13%和11%,在轉換微細制程方面速度仍偏緩。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汤原县| 灌阳县| 罗田县| 永城市| 都兰县| 招远市| 日土县| 开鲁县| 虞城县| 南岸区| 兰坪| 阿拉善右旗| 牟定县| 泾源县| 塔城市| 辽阳市| 江都市| 四子王旗| 射阳县| 喀喇沁旗| 肃宁县| 景洪市| 龙州县| 自贡市| 张家界市| 康马县| 襄城县| 泗阳县| 黎平县| 方正县| 黔西县| 伊春市| 蓬安县| 苏尼特右旗| 阿图什市| 固阳县| 旺苍县| 沿河| 锡林郭勒盟|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