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面板領軍地位不保
雖然三星一直不愿意正面承認,并在努力嘗試著聯合芯片企業鞏固面板市場領軍地位,但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隨著LGD、友達等面板企業與中國大陸整機企業抱團效應的逐漸顯現以及中國大陸面板企業的奮起直追,前幾年三星在面板業欲打造的寡頭主導式體系受到嚴重沖擊,其在面板領域的話語權也被削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6408.htm從三星面板的全球表現來看,其近來發展得不是很如意,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首先,三星在高世代面板生產線方面的步伐放緩。兩年前,三星高調喊出2010年跳過第10代線直接上馬第11代線,但目前顯然沒有得到驗證。去年10月1日,夏普搶先一步,實現了第10代線的量產。這給一直將自己視為面板業領頭羊的三星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其次,從市場占有率方面來講,三星液晶面板的出貨量也一直受到第二名LGD的挑戰。DisplaySearch統計數據顯示,借助中小尺寸市場的優勢,LGD在液晶面板市場的份額已經超越三星。2010年11月,LGD液晶面板出貨量市場占有率為27.5%,居于首位;三星為23.5%,位居第二;新奇美為17.8%,友達光電為15.8%,分別位于第三位和第四位。不過由于三星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場仍有優勢,所以從營收上看,三星仍舊高于 LGD,但這種差距在縮小。2010年年初時,三星與LGD的差距高達3個百分點,到了11月份,差距僅為0.2個百分點。
最后,三星舉報其他企業操控面板價格而樹敵太多。去年關于面板巨頭操控液晶面板價格的消息不斷,最近的一次則是三星作為污點證人,舉報“手足兄弟”LGD和中國臺灣四大面板廠操控面板價格,導致LGD和中國臺灣四大面板廠被罰,三星則因舉報而免于處罰。這直接導致三星在液晶面板市場的地位下滑。
全球市場的表現不如意也直接導致三星在中國市場走下坡路。雖然三星在中國蘇州投產第7.5代線的項目前不久已獲得國家發改委的審批,但這并沒有讓三星擺脫尷尬的局面:
第一,三星獲批的是第7.5代線,這是一條比較“尷尬”的生產線。2009年前,中國大陸普遍把第6代線稱為高世代線,但2010年其他企業紛紛上馬第8.5代線,中電熊貓甚至意欲上馬第10代線,第7.5代線已經不能被稱為高世代線了。所以,相比LGD轟轟烈烈的動作而言,三星至今對其獲批的第7.5代線都沒有明確的遠期計劃,這是它的尷尬所在。
第二,三星在中國市場的盟友在減少。在高世代線普遍沒有落戶中國大陸之前,三星面板是很多整機企業的理想選擇。2008年,TCL液晶模組項目動工,當時三星電子作為合作伙伴為該項目提供液晶面板技術等相關支持。但是隨著2009年TCL自己建立“華星光電”,涉足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三星和TCL這種以前穩定的合作關系變得不再穩定。LGD則牢牢鎖定著創維,康佳也在龍飛二期的對面建設自己的模組廠。這樣,三星在中國市場的堅定盟友只剩下海信,不過隨著2011至2012年中國大陸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相繼量產,海信的選擇面越來越廣,其是否會對其他面板企業產生興趣,我們不得而知。
所以,相比LGD第8.5代線獲批后的種種激進舉措而言,三星在中國面板市場的表現顯得問題頗多,高世代線圍剿、盟友丟失等問題困擾著三星。
不過,雖然三星面板產業在中國市場遭遇短時間的尷尬。但作為引領全球平板電視市場多年的龍頭企業,三星在資金、技術、人才和地理位置等方面有眾多其他企業不能相提并論的條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