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晶圓代工漲15% 模擬IC點頭

        晶圓代工漲15% 模擬IC點頭

        作者: 時間:2010-07-14 來源:中時電子報 收藏

          包括德儀、 英飛凌、國家半導體(NS)、安森美(On Semi)等IDM廠,開出高于業界水平價格,包下 臺積電、 聯電、世界先進等晶圓代工產能,成熟制程產能不足問題,已對立锜、致新等臺灣業者造成排擠效應。為了避免下半年旺季時無貨可出,臺灣業者只能松口答應調漲代工價10%至15%不等幅度,以便爭取到更多產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0852.htm

          下半年將進入手機及計算機銷售旺季,不論市場是否對市場需求有所疑慮,但業界仍認為旺季仍會有旺季應有表現,至少第3季的手機、筆電、消費性電子產品等出貨量,與去年同期相較仍有2成至3成的年增率。也因此,ODM/OEM廠對于電源管理、需求仍持續增加,只是相關芯片供不應求,產品交期拉長到16至20周,廠至今仍面臨晶圓代工產能不足問題。

          包括立锜、致新、茂達、通嘉等臺灣模擬IC廠,近期均不約而同表示,第3季業績成長幅度最大變量,仍在于可否取得足夠的晶圓代工產能。而據設備業者表示,由于國際IDM廠擴大委外釋單,包括德儀、英飛凌、、國家半導體、安森美、亞德諾等,均以高于業界水平價格,包下臺積電、聯電、世界、中芯等成熟制程產能,所以能夠釋出給規模較小的臺灣模擬IC業者的晶圓產能有限,的確已見到排擠效應發生。

          事實上,自金融海嘯以來,國際IDM廠均關閉了自有6寸廠或8寸廠,而隨著景氣在去年初落底后復蘇至今,關閉的產能均沒有重新啟用的計劃,所以隨著模擬IC市場需求創下新高,IDM廠只能向晶圓代工廠爭取產能。而因IDM廠的代工價格明顯優于臺灣業者,所以排擠效應持續發酵,是造成臺灣模擬IC廠無法取得足夠晶圓代工產能的重要原因。

          此外,臺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廠今年大幅提升資本支出,但近9成資金均用來擴充65/55納米、45/40納米等12寸廠先進制程產能,對于模擬IC普遍采用的0.35微米或0.25微米制程產能,擴充幅度十分有限。所以,在產能不足情況下,臺灣模擬IC廠要爭取到產能因應訂單,只能調升代工價格至與IDM廠相若水平,初估第3季價格調漲幅度約在10%至15%左右。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临泉县| 昂仁县| 莒南县| 邮箱| 宽城| 芦山县| 咸宁市| 涡阳县| 高碑店市| 喜德县| 巴彦县| 九寨沟县| 宁德市| 德阳市| 郴州市| 沅陵县| 长顺县| 班玛县| 岫岩| 五峰| 安西县| 旬阳县| 安顺市| 金昌市| 香格里拉县| 呼图壁县| 普洱| 宁乡县| 调兵山市| 临西县| 江达县| 无棣县| 梨树县| 朝阳县| 堆龙德庆县| 兰溪市| 和林格尔县| 边坝县| 彭阳县| 建平县|